舞蹈教学属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备能力。因此,舞蹈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舞蹈技能的培养,也要加强对学生学前教育能力、舞蹈编创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增加舞蹈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综合全面成长奠定基础。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个性较强,行为模式和基础能力也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了解,才能根据学生特点展开多元化教学,并有效提升舞蹈教学实效性和科学性。
1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应遵守的原则
首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要遵守因材施教原则,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并使舞蹈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提升;
其次,教学展开要遵守发展性及实践性原则。发展性是要根据学生需要加强对学生艺术修养、肢体表达能力的培养,实践性原则是指要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加强对相关舞蹈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舞蹈技能的提升;
再次,要遵守系统性原则,必须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只有形成系统性培养,才能使学生由浅至深的逐渐提升;
最后,要遵守师范性原则。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不仅要加强对学生舞蹈编创能力、舞蹈技能的培养,也必须保证学生具有一定的舞蹈教学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日后教学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加强对幼儿特点的了解,这也能使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学前教育需求的了解。
2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不仅决定教师的教学思路,也能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在整合教学资源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进行针对性教学。但通过实践问卷调查可以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目标有所差别,这种差别不仅是理念的差别,也使得教学和学习思路无法有效统一。
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更注重于加强自身的执教能力,之后才是对相关专业技能的了解与掌握;而教师更注重对学生舞蹈技能的培养,这种目标偏差,使得教师和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都有所不同。同时,舞蹈教学本身属于一种艺术类教学,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基础普遍偏差,甚至一些学生是零基础,这些零基础的学生肢体表达及肢体柔韧性都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导致舞蹈教学时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2.2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模式落后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教材内容较为落后,教材内容多以技能训练为主,包括:幼儿舞蹈、民间舞、舞蹈基本技能等等训练,但却缺少相关理论的了解和学习,这不利于学生提升欣赏能力和欣赏水平。同时,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课时较少。但舞蹈训练本身需要反复练习,学生无法在较短的课时学习中加强自身实践能力和舞蹈技能,这也使得舞蹈教学实效性不高,学生的舞蹈能力也一般。并且,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虽然毕业于师范院校,但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更偏向对学生舞蹈技能的培养,对学前教育专业了解较少,这也使得其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一直没有有效更新。并且,舞蹈教学课堂仍然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学习,这种模仿性学习不仅枯燥乏味,甚至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也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统一模式的舞蹈教学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化成长。
2.3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根据舞蹈教学课时和教学目的的不同,考核体系也会存在差别。目前,有的教师会展开诊断性评价;有的教师会展开总结性评价;也有教师会展开形成性评价。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评价的主体都为教师,教师占据绝对主导权,这种模式不仅使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式比较单一,也会出现学生为取得好成绩而临阵磨枪,甚至有学生出现“60分万岁”的心理。考核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不仅使学生会在考核过程中存在一些侥幸心理,也不利于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系统了解,教师无法根据了解展开针对性教学。
同时,目前考核主要引导学生进行跳和演,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了解学生的基础技能掌握能力,但对学生的编创能力、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却无法全面了解,缺乏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也使得相关评价和考核不能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3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质量高低,不仅关乎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关乎学前教育发展。因此,必须不断促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优化,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教育人才,为幼儿园及学前教育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3.1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舞蹈技能、职业能力的培养。首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有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日后从教过程中加强对学前儿童创新意识的培养。也能以身作则的为学前适龄儿童做好榜样。所谓创新能力包括灵活的思维能力、不断进行思维拓展的能力。每个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特点都有所不同,教师要按照学生的特点丰富舞蹈教学素材,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互联网先进授课资源的挖掘,通过挖掘可以使学生明确自身发展优势,并促进潜力的不断挖掘,从而使学生综合全面成长;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舞蹈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舞蹈技能包括身体协调性、肢体表达等等能力。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舞蹈基础知识的训练,希望可以以此加强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并且,学生还要结合学前教育要求,学习相关的舞蹈知识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强对3至6岁儿童行为特点的探究和了解,学生可以根据了解增加自身的舞蹈编创能力,这也能为学生日后展开学前教育教学奠定基础。
3.2完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
教师要不断加强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完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及理论知识共同成长。
首先,要增加舞蹈编排教学内容,舞蹈编排不仅能使学生加强对舞蹈课程和舞蹈动作的深入理解,也能为学生日后教学奠定基础。同时,学生要加强对幼儿舞蹈相关理论的了解,这样才能根据幼儿特点编创适当的舞蹈,从而促进学前教育艺术课程有效发展。并且,学生在学习舞蹈相关内容同时,要不断加强对舞蹈的欣赏,增加自身欣赏水平和赏析能力,可以使学生有效拓展自身知识视野,也能为舞蹈编创累积素材;
其次,舞蹈教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科目,并适当增加其课时时间,这样才能使学生加强系统性学习。学生也要在课外加强舞蹈训练,通过课堂和课外相结合,促进自身舞蹈能力和学前教育能力的提升。同时,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法、小组协作模式、分层式教育、探究式教学法等等方式进行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展开相关教学,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也能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
3.3构建完善的教学考核体系
教学考核及评价不仅能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也有利于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并展开针对性教学,因此,要促进教学考核体系不断完善,才能使舞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效提升。
首先,要在教学评价中增加对学生舞蹈编创能力的考核,学生可以现场编创相关舞蹈动作,这也能加强对学生应变能力的了解。同时,考核过程中也要了解学生幼儿舞蹈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考核及评价教师可以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进行反思,从而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
其次,评价过程重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所谓形成评价包括: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学习态度、创新意识等等方面。因此,形成性评价,也能全面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同时,评价过程中也要增加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这种模式能打破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的考核评价体系,使评价模式和考核模式充分展现公平、公正、公开特点。
4结束语
学前教育专业在发展和革新过程中,要加强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视,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万丈高楼平地起,良好的幼儿教学,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也能促进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必须加强对相关教育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幼儿教学的不断优化,为幼儿教学发展奠定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