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见习记者左冬辰文/图
百余平方米的舞台上,杂技演员或用脚倒钩凌空旋转,或仅凭肢体力量搭起多层“人梯”,时而“一字马”,时而后空翻。一个个高难度动作,尤显惊险刺激,却是杂技演员的每日日常。
图说:学生在训练厅内练习杂技动作——跟头。
“魔术是假的,这杂技可都是真功夫啊!”在河南省濮阳市工人文化宫,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的一场杂技剧展演结束后,一位现场观众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学生在训练厅内练习杂技动作——顶功(倒立)。
杂技演员是如何“炼”成的?带着惊叹与疑问,河南商报记者走进坐落于“中国杂技之乡”濮阳市的濮阳杂技艺术学校一探究竟。
学生在训练厅内练习杂技动作。
上午八点多,学校的14个大训练厅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不少新入校的学生在操练腰、腿、跟头、顶等四项基本功,更多杂技专业的学生则正在专心练习小节目的动作,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学生在训练厅内练习杂技动作——跟头。
学生在训练厅内练习基本功,老师在为学生纠正动作。
这所成立于年的公办中等艺术学校开设有杂技、戏曲、音乐、舞蹈四个专业,目前拥有近名在校生和余名教职工,学制3-6年,学生最小的七八岁,最大的也不过十三四岁。
学生在训练厅内练习杂技动作——跟头。
每天清晨5点多,孩子们便从睡梦中醒来。6:00-7:00、8:00-11:30、15:00-18:00,每天七个半小时的训练结束后,晚上还要学习语文、数学、政治等文化课。
一个学生凭借翘板腾空飞起,十分惊险。
“孩子们每周要训练6天,寒暑假基本上是没有的,因为一旦休息时间长了,就难免会‘丢功’”,濮阳杂技艺术学校办公室主任盛小梅向河南商报记者介绍,在四项基本功训练扎实后,孩子们就将进入小节目动作训练和大节目的编排训练,具备上台演出的能力。
戏曲专业的学生在训练厅内练习戏曲基本功。
濮阳杂技艺术学校副校长孙长虹则骄傲地介绍,学生们参加过的大型演出不胜枚举,演出足迹更是遍布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50多个国家。
学生在训练厅内练习杂技动作。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除了常规的杂技训练与演出,学校还成立了体育杂技跨界融合发展基地,将杂技艺术与竞技体育结合,在滑板及小轮车项目、雪上项目等项目中已向国家输送了名跨界人才。
目前,学校已有36名队员入选雪上项目的国家队,在全国二青会滑雪项目中全部进入决赛,也成为备战年东京奥运会和年北京冬奥会的生力军,将登上奥运的大舞台,为国争光。
学生在训练厅的U型滑道内练习轮滑。
“可以说,学生基本上不愁就业!”谈及学生毕业后的去向,盛小梅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孩子们大多会进入省内外的杂技团成为杂技演员,或成为杂技教练——学校的老师也多为从一线舞台退下的杂技演员。而对于音乐、舞蹈等专业的学生而言,还可以选择考取艺术类高校,在专业领域深造。
舞蹈专业的学生在训练厅内练习舞蹈基本功。
七个半小时的专业训练、两个小时的文化课学习,孩子们几乎每一天都有满满当当的日程。而在一些高难度的动作训练中,失误受伤更是家常便饭。但不怕吃苦、不畏挑战但精神,却在这群“00后”甚至“10后”小朋友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在训练厅的U型滑道内练习轮滑。
“ComeonContinue(加油继续)”。训练厅墙上的这则标语,或许能够回答“杂技演员是如何‘炼’成的”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