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玩耍,比较轻松的游艺表演有跑莲船、玩蚌壳、闹虾灯,这是模拟水上活动的游乐。跑莲船是在陆地上模仿行船动作的一项活动。它以铁丝、竹片扎成船形骨架,在骨架上敷以绸布。
船的中部塑一亭阁,犹如一只古香古色的游船,赤橙黄绿青蓝紫,斑斓夺目,煞是好看。船上化妆成船姑的演员双手紧握船帮,掌握着船行进;一个男人撑篙,或手拿一柄木桨做着滑行的姿势。
男女配合动作,造成船在水中颠簸、漂浮的效果。还有的,船尾有一艄公,扮成丑角,拿一把破扇,做出滑稽模样。在欢乐的锣鼓声中,挨家挨户地拜年。
跑莲船还有很多唱词,比较欢快的如彩莲船啦吗哟哟,划的欢啦吗呀哈嗨,学工划到你门口哟喂哟,拜新年啦划着:
彩莲船啦吗哟哟,划的欢啦吗呀哈嗨,来到你门口哟喂哟,庆丰收呀划着。彩莲船啦吗哟哟,划的欢啦吗呀哈嗨,恭贺你四季哟喂哟,大发财呀哈嗨!
在江汉平原水乡,乡村拜年还玩耍一种“五虾闹鲶灯”的游戏,意即五虾闹年。表演时,五只大虾围绕着一条大鲶鱼游弋戏水,节奏明快,喜气洋洋。虾子灯与鲶鱼灯是用竹篾扎成的,头部、身躯和尾巴均能活动。虾子灯八尺长,鲶鱼灯九尺长。
所不同的是:虾子灯背上一根宽竹扁作筋相连,便于虾子弓腰;鲶鱼灯左右两根竹扁作筋相夹,便于鱼摆动。虾灯糊上透明的白纸或白市布,下面剪吊须,像是步足、腹足;鲶鱼灯糊上白纱布后,刷上乌绿背灰白肚的颜色。
扭秧歌是汉族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据说,秧歌起源于春秋时期,本意为迎神驱邪现在已经演化成一种吉庆活动。大年时节,扭秧歌则是拜年贺喜的一种方式了。
扭秧歌,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或彩绸起舞。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
大场为变换队形的大型集体舞,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走场的具体形式,常见的有“剪子股”“编蒜瓣”“走字”“走图案”等花样。
秧歌的妙趣重在“扭”,演员身段的摇摆与臀部的扭动既夸张又和谐,既奔放又轻柔,再加上锣鼓咚咚,铙钹锵锵,使人置身于浓郁热烈的气氛中,有时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演员手舞足蹈起来。
清人柯煜写有一首《竹枝词》,记述了扭秧歌的热闹场面:秧歌小队闹春阳,穀击肩摩不暇狂。人说太平行乐得,更须千步筑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