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进校园海城高跷进校园,传统高跷和它的

编者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中国青年网开展了“多彩非遗相伴成长”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宣传活动并推举出十大优秀案例。今天中国青年网带大家走进“辽宁省海城市非遗项目进校园实践案例”。

同泽中学高跷社团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图为学生进行上跷训练。

夕阳西下,在辽宁省海城市同泽中学操场上,高跷社团正进行上跷行走练习,学生们衣着亮丽,活泼自信,让人看后眼前一亮。海城高跷又叫海城高跷秧歌,在辽宁海城市,无论是年节祈福、还是庆典活动都需要豪爽大方、幽默风趣的高跷表演,这个集体的习惯和记忆是当地乃至整个北方的文化生态。

年初,海城市文化馆联合同泽中学将海城高跷引入学校选修课程,组建海城高跷学生社团,让学生成为民俗表演的新力量。社团成立后,学校师生对海城高跷表演的形式、风格、呈现方式等做了创新,把这一传统民间歌舞转变为现代舞蹈,改变了这一民俗的传统表达方式,使之呈现出可喜的传承发展面貌。

提供师资、资金支持,保障社团活动安全扎实落地

海城高跷是北方民间秧歌艺术形式的主要代表,于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经过余年的传承演变,已经形成了舞蹈、杂技、音乐、小戏于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

“海城人非常喜欢高跷表演,但是高跷表演队伍里的年轻人很少,我们希望让学生了解高跷、参与高跷,甚至未来能呈现出学生跟传承人队伍融合在一起展演的情景。”看到高跷在民间广受欢迎的同时,海城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海城市文化馆原馆长陈平也感受到了高跷面临的传承与发展的“危机”。对于开展海城高跷进校园活动,海城高跷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邢传佩尤其赞成和支持,据他了解,目前从事海城高跷的人只剩下不到人,“我们团队的高跷艺人都是农民,有演出时才会凑到一起,他们大都在40-50岁,年轻人很少”。

年,海城文化馆联合同泽中学,将海城高跷正式纳入同泽中学教育选修课程,组建海城高跷学生社团。

组建社团,便于让青少年直接接触高跷、了解家乡的表演艺术。但海城高跷需踩在跷身上表演,因面临的系列安全问题,使它最初被预测为有可能不被学生和家长欢迎的项目。对此,在海城市文化馆的支持下,同泽中学对社团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规划,重中之重是保障学生安全,而后才是进行真正的高跷表演训练。

高跷表演前学生进行绑跷。

一方面,学校为社团提供师资、资金、器材保障,由学校政教副主任张广延负责高跷社团的运行和训练。据张广延介绍,“社团刚成立时,一共有32名学生参加,那时还没有高跷,海城文化馆定制了30余把高跷赞助给社团,我们才开始了第一次活动。”学校也为高跷社团设立固定资金,并为每位社团成员买了保险。另一方面,同泽中学使用的高跷高度低于标准跷高,分别为男演员50cm和女演员60cm,而传统高跷跷高一般则是70cm和90cm。上跷练习时,学生戴有护膝,这个跷高高度提高了训练的安全系数,便于学生学习高跷动作,也能发挥高跷表演的可看性。

此外,高跷社团还制定了一套基本的训练力量方法,通过严格的训练加强腰腿部、身体关节等部位的力量和灵活性,避免训练伤害。首先慢跑做热身活动,再活动肩、髋、膝、踝等关节,后进行高抬腿跑、加速跑、后蹬跑以及深蹲。热身后,社团学生上跷进行米往返行走训练以及至米往行走训练,锻炼耐力。活动最后的15分钟,学生脱跷进行表演动作的编排、练习和训练。

张广延说:“力量训练有点枯燥,学生们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有的学生心态比较随意,有的同学觉得辛苦会半路‘逃之夭夭’。社团里积极的同学常常主动跟这些同学沟通、谈心。”目前社团里每位学生都会踩高跷并做出一定的动作,体能和技巧好的学生已经可以上跷行走0米。

同泽中学高三学生李春荣(左)、赵运东(右)。

邂逅现代舞蹈,海城高跷变为娱乐健身方式

要在学生中传承高跷,必须让学生经常接触高跷。在海城文化馆的指导和支持下,同泽中学将选修课程重点放在了高跷的教学实践上。校内学生大多从小耳闻目睹过高跷表演,更有部分学生对学习高跷有着强烈的兴趣,但真正让学生乐于表演海城高跷,还需要在形式上进行创新。

“社团刚建立的时候我们有点抵触上跷,害怕换上大红大绿的服装表演高跷,被别人笑话。”海城高跷学生社团社长赵运东回想起了最初报名参加社团时的担心。传统高跷表演形式依赖于一个强大的表达内核,表演时,表演者要画上夸张的脸谱,身着大红大绿的艳丽服装,以唢呐、锣、鼓配乐。演员们伴随配乐边唱边扭,透过娴熟、奔放的形体语言向观众抒情达意。也正因为如此,它的这种表演形式和“扭、浪、逗、相”等表演技法难以在学生中推广。

因此,如何在这一选修课程的设计中将传统和当下相融合,成为了海城文化馆和同泽中学共同思考的问题。经过反复的实践和摸索,如今,学生的高跷表演揉进了广播操、现代舞的一些简易动作,替换了传统高跷的“扭、浪、逗、相”表演技法;符合学生审美的素面、荧光绿色运动服,替换了夸张的脸谱、大红大绿的服装;“最炫民族风”、“小苹果”等动感音乐,替换了唢呐、锣、鼓的配乐……

这项传统民间娱乐形式实现了与学生娱乐健身方式的结合,成为一个依托高跷而成的时尚舞蹈形式,独特新颖、广受学生喜爱。赵运东说:“现在,我们都特别喜欢参加社团活动,活动时间结束了同学们还不愿意从跷上下来。每次的校内校外表演,都能感受到同学们、社会公众对我们表演的真心喜欢,我感到特别自豪。”

邢传佩和他的海城高跷团走进海城市中心幼儿园,指导幼儿学习高跷技艺。

海城高跷走进学生心里,传承是对热爱最好的表达

在海城,邢传佩和他的海城高跷团很有影响力。几年来,他们还先后参加了亚洲艺术节、国际民间艺术节等表演,参演过年北京奥运会、年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

年至今,邢传佩和他的高跷团受海城文化馆邀请,定期走进同泽中学,通过与海城高跷传承人的近距离接触,传承人生动而立体的现场教学,对海城高跷历史文化的学习,学生们触摸到了海城高跷所蕴含的智慧,产生了与百年来海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学生乐于学习的同时,更有了传承高跷的责任意识。

在海城文化馆的支持下,同泽中学高跷社团还外出参加了年海城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汇报表演、鞍山市精品社团展示等。高跷社团开始走出校园,极大提高了社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深了学生对海城高跷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认同。

同泽中学级毕业生朱科铭是高跷社团的成员,毕业后考入宁夏理工学院,暑假期间他回到同泽中学,向张广延表达了要将海城高跷带入大学的想法:成立海城高跷社团,把海城高跷推广出去。“我告诉朱科铭,学校一定会非常支持,我们愿意先赞助一批高跷解决社团刚建立时候的困难,也能为他提供技术指导。”张广延说。目前,这一社团正在策划筹建中。

据陈平介绍,下一步海城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有计划探索适于幼儿非遗教学和职业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模式,进一步拓展幼儿园、舞蹈职业学校等实践基地,“让非遗传承更有章法,在传习过程中也让海城本地非遗实现新老交替,争取人人都是传承人”。为此,海城文化馆联合邢传佩和他的高跷团,陆续走进鞍山市钢都小学、海城市中心幼儿园、海城市红黄蓝幼儿园等进行演出和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需要尊重传统,更要面向未来。海城高跷进校园将传统民间娱乐形式与学生娱乐健身方式结合,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索传承的兴趣,同泽中学高三年级学生李春荣说:“我们用‘最炫民族风’和‘小苹果’做配乐用了很久了,我想跳野狼disco。特别希望有更多机会走出学校,让更多人看见创新后的高跷表演。”(作者:“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宣传活动项目组)

(来源:中国青年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