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百花香》
舞蹈,走出剧场,来到耸立的转炉前,走进三高炉内的渣槽……
观众,没有坐席,边走边看,不小心成为演出的一份子……
这样的舞蹈演出你见过吗?
“好看,别具一格!”
“真是一种新奇的艺术体验!”
看过的观众都这么说。他们说的是一种全新的演出空间和形式:北京首钢园的环境舞蹈展演。
环境舞蹈,是通过舞蹈让肢体与建筑、自然或城市空间等环境因素发生对接、生成、感知,是一种挖掘人与城市环境之间复杂微妙关系的舞蹈文化形态。
谈及舞蹈与首钢园的缘起,环境舞蹈概念的提出者、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罗斌回忆说:“多年前的一天,首钢园区文化项目相关负责人找到我,说想在首钢园区里做一台实景演出。我接过他带来的首钢园区的未来规划图纸一看,注意到园内有大冷却塔和首钢滑雪大跳台,有三高炉和与其相邻的秀池,还有冬奥组委的办公地,心想这是个适合中国舞蹈集中展示的地方,如举办各种各样的舞蹈演出、“荷花奖”比赛、舞蹈讲座等,比仅仅创作一台实景演出有意义。”当罗斌把自己的想法告知对方时,对方一听就很感兴趣,于是这个项目定下来了。
从年始,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首钢集团、中国舞蹈家协会等单位就联合主办首钢园环境舞蹈展演,至年是第三届。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中国交响乐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歌剧舞剧院、北方昆曲剧院、江西省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舞蹈团等众多单位参与。
环境舞蹈,是罗斌暂时给在首钢园演出的舞蹈起的名字。因为舞蹈是在园区环境中创作的、在自然环境下展示的。舞蹈从剧场走到户外,与环境该怎么融合?这是舞蹈创作者首先考虑的问题。
《年轮》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师苏娅菲与中央民族歌舞团创研室编导柯书剑联手创作的舞蹈作品《年轮》带有很强的首钢精神。“在《年轮》的创作之初,首钢园区环境本身给予了我们极大启发。”苏娅菲说。他们来到园区百年长廊,看见倾斜的墙壁,看见灰色的、斑驳的建筑,还有“从到”的百年时间轴坐标。“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工业文化令人震撼的力量感。中国首钢是从这里走出来,历经百年,这片热土承载着共和国工业发展的记忆,书写了中国工业发展的传奇。”苏娅菲说。
观众在首钢园看到了这样的《年轮》:在象征时间的红色陀螺上,站着身穿斑驳服饰、颈搭白色毛巾,雕塑般造型的舞者,他们舞姿好像力搏千钧,用身躯扛起倾斜的墙面,正像首钢精神一样坚韧不拔。同时,舞蹈还加入了科技元素:用无人机悬挂着巨大的红色指针,游走在时代坐标之上。“如此把时间轴的概念展现了出来,首钢精神从年前走来,走进了新时代。”苏娅菲说。
《竹生》
在国家一级演员、中国东方歌舞团首席舞者曾明看来,环境舞蹈与舞台演出最大的不同是“表演空间”的不同。环境舞蹈强调自然,是舞者通过肢体来表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是肢体与环境的高度融合。“环境舞蹈相较于舞台演出而言空间流动更大,传统剧场舞蹈只限于舞台空间上,舞台有多大表演者占据的空间就有多大。而对于环境舞蹈表演者来说,到处可舞蹈,一切皆舞台,与人、与自然的链接更深。”曾明说。
“创作《竹生》前,我首先注重的是环境与人的融合,以及空间意识与空间范围,在看到首钢园内群明湖上竹亭古典的气质,便觉得与竹子的古典韵味非常符合。竹,自古以来便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而我的‘竹’却有所不同,它的竹节中藏匿着浓郁的烟火气息。竹竿划过湖面就像在人生的长河中激起层层浪花,驶向远方。湖中的亭,亭中的竹,仿佛把人带入到一个最自然的情景中,实现了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曾明说。
《何处是归程》
舞蹈作品《何处是归程》一出现在首钢园区,就吸引了许多来园内休闲的市民和游客。“剧场舞台上的表演是镜框式的,表演区域是限定的,观众观看的角度也是被限定的。我想打造新的观演关系。”国家一级导演、颜荷舞蹈剧场艺术总监颜荷说。年,她的舞蹈作品《何处是归程》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时,小剧场内观众席的座椅都被拆掉了,观众可以随意走动观看以及拍照。
“多块冰砖垒成的环形‘冰城墙’内,我一个人在中间跳。我每做一个动作,冰都在逐渐融化成水,是一种可视化的时间流逝的概念。演出时,观众还可以自发搬运冰块,并选择位置摆放在原有的冰城墙上,共同完成舞蹈作品。很多看演出的阿姨一看我跳完了,就跑去我刚才跳舞的地方各种摆姿势拍照,特别开心。这个过程就是我与观众的另一种交流。我觉得,舞蹈与普通观众之间那道墙没了。”颜荷说。值得一提的是,首钢园内的舞蹈演出是循环的,一天几场。颜荷发现,有不少观众上午来看过了,下午又来看。他们喜欢舞蹈。
舞蹈走出户外,大众舞蹈的普及工作在无形中就缩短了距离。“人没事了张嘴就爱哼哼歌,舞蹈也应该一样。其实大家都有舞蹈细胞,特别是一开年会,人才涌现,只是缺乏展示平台。这两年,舞蹈通过网络平台慢慢揭开了自身的神秘面纱,就在人们的生活场景中,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因此,首钢园环境舞蹈展演的举办一方面是让专业舞蹈在更多元的领域里面体现,另一方面是让舞蹈走进大众生活、回归大众的需求。也许在未来,舞蹈也会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必需品,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罗斌说。
环境舞蹈展演来到云南大理。图为舞蹈作品《香巴拉》在大理菜市场上演,吸引大批群众驻足观看。陈锐摄影
(图片除署名外,由中国舞协或编导提供)
责编: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