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设想过一百年甚至更远的未来世界?又是否能向我描述它?
这个问题可能会难倒大部分人,因为我们习惯于为中、长期制定目标、计划,并设想自己和部分群体理想的“未来”生活,却很难为世界描画出图景;
或者你可能会悲观地认为这个以自满人类为中心的地球可能难以为续,战争的威胁、病毒的侵扰、自然环境的破坏,都会导致某一日的终结。
●电影《不要抬头》描述了非常荒诞的一种末日
不只是你这么想,而且不只是今天的人有这样的想法。
二十世纪英国小说家E.M.福斯特(EdwardMorganForster,—)写过一篇短篇小说《大机器停止》(TheMachineStops),这本书创作于年,正是描述了一种极端的未来场景。
在一个高度发达的机械时代,地球表面被污染,人类穴居于地下蜂巢般的小房间内,通过不同功能的电钮与开关操纵生活起居。一台网络化的机器控制着人们所有的生活,人与人之间靠视频沟通,各种需求也靠机器来提供。
人们对机器越来越依赖,以至于最后完全失去与自然的联系,也失去了生活的意义。直到主人公某天宣告:大机器要停止了。在机器崩溃之后,这些生活在地下的人没有任何赖以生存的资源和技术,最终也归于寂灭。
●改编的影视作品
作者曾经提到这部小说是对H.G.威尔斯(HerbertGeorgeWells)作品中天堂的回应。在《时光机器》中,威尔斯描述了乘坐时间机器看到的未来景象:充满了稚气的埃洛伊生活在如希腊诸神般的悠闲生活中,而摩洛克人则工作在地下,维持着整个地上田园牧歌的生活。
●《黑客帝国》电影里的机器之城与小说背景极其相似
《大机器停止》对全球化、互联网和视频会面的预测如此之准确,尤其是在疫情的背景下,被称为令人叹为观止的准确描述。
●CarolinaMoscoso插画与充满政治寓意的威尔斯小说不同,福斯特指出技术本身是最终的控制力量,而他的描述竟然今日如此逼真,让人吃惊的是大家其实并不陌生这位作者,《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都出自他的笔下。
《大机器停止》产生于科幻小说热潮兴起之初,与科幻小说同时出现的是未来这个概念和对未来的预测,如果今天让我们写下未来,如何书写?
《欧罗巴一千年》的作者伊恩·莫蒂默提出“未来”这个概念在18世纪以前并不存在,它与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和哲学家孔多塞提出的“进步”概念相关。
当我走入提诺·赛格尔(TinoSehgal)的展览中时,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走向了我,问了我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什么是进步?
●《这个进步》?提诺·赛格尔这是提诺·赛格尔在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曾经展出的两件作品之一——《这个进步》,虽然我不记得我的回答了,但是我记得当时被提问时我的诧异,以及这个问题很快跟个体的经历和社会的进步链接在一起,给人一种醍醐的震撼。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我极少数感到有所触动的艺术展览,也是少数我愿意无数次回想起来的艺术现场。在被小女孩提问之后,我又被引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其他人那里,继续展开关于进步的对话。这些对话者以一种似乎自然的状态跟我互动,并且讲述了他们的经历,大厅虽然空空荡荡,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但是整个走下来,我的感受非常奇妙。
而在此之后,我进入了一个全黑暗的房间,稍微过了一会我才能看见眼前是一群舞者围着圆圈在跳舞,我当时几乎没有当代舞蹈的经历,但是在一旁静默观看的时候,被眼前的律动所吸引,不自觉地也想加入其中。这是他的另一件作品《这个变化》。
●英国裔德国艺术家提诺·赛格尔(TinoSehgal)凭借这个现场演出作品摘下了威尼斯双年展最佳主题展艺术家金狮奖。赛格尔素来以“场景”艺术、“情境”艺术出名。这次威尼斯双年展上,他带来的作品是现场演出,几个人在展场边哼唱、B-Box,边结合身体运动。对于赛格尔的获奖,评委会指出“他那优秀且富有创新性的艺术实践拓宽了艺术的疆界”。
这些行为的实施者并非艺术家本身,而是被他称为阐释者的大众,他所创造的作品也并非物品,而是一种介乎于行动和思考的过程,一段身体和头脑在场的体验。有趣的是,《这个进步》是几乎静态的,而《这个变化》则是静默和动态的。
在当下的情景中,这个艺术现场再次浮现出来,这个问题更加紧迫,何为进步?我们是否在进步?
一百年前,关于未来的想象,人们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预测。一类是乐观的穿越派,他们在一觉之后就到达了百年之后,发现这个社会更加的人性化和平等,很多人称之为“社会主义”,而另一派则戳破了社会进步的“白日梦”,进入了一种文化倒退的噩梦中。
●乔治?奥威尔的《》是作者对未来世界的预见,在一个极权社会里,“老大哥在看着你”的标语无处不在●游戏《死亡搁浅》描绘一种未来社会,快递员在其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欧罗巴一千年》的作者伊恩·莫蒂默在盘点到20世纪变化之后得出结论,从19世纪中期以来,“我们现在的生活完全取决于经济,而不是土地,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未来的世纪会经历更多的变化吗?而作者提出大部分政治经济学家只考虑人类生存的经济交换方面,如何变得富有,如何分配财富、满足需求,大部分忽略了经济交换中人与环境关系的一面。人类的交换行为在地球的需求和供应两个方面应该取得一致。
在去年的《水体》中有一组作品:建筑师利亚姆·扬(LiamYoung)年的《星球城市》(PlanetCtiy),它提出了一个通过大都市容纳亿人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
●星球城市全景
在他的这部影片中,地球上所有人都可以生活在占地表面积很小的巨大可持续城市里,地球上的其他地区则归还给自然,任其成为荒野。
这个想法源于博物学家爱德华·O·威尔逊(EdwardO.Wilson)的《半个地球:探寻生物多样性及其保存之道》,该概念提出,通过将地球表面的一半奉献给自然,可以避免大规模灭绝。
●关于半个地球计划,可以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