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中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记者张旭报道嘹亮的歌声、绚丽的舞蹈、优美的音乐……村民看得高兴、听得入迷。连日来,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中心的演职人员,先后来到喀左县尤杖子乡后钢沟村、平房子镇三台子村开展送戏下乡活动。

喀左县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中心成立于年,至今已走过62年的风雨历程,被誉为“红土地上的红色轻骑兵”,是我省仅有的两个蒙古族国有专业文艺团体之一。中心立足喀左、面向辽西,坚持送文化演出进乡镇、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营、进景区,演出形式以民族歌舞、戏曲曲艺、民族器乐、才艺小品为主,每年送戏下乡余场。不久前,中心入选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名单。

“党的扶贫政策暖人心,咱更要自力自强加油干!”中心创作的小品《脱贫攻坚暖人心》在下乡演出中受到村民一致好评。走进乡村服务农民,在基层演出实践中汲取养分,也让演职人员有了创作灵感。中心充分挖掘少数民族自治县特色,创作大量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作品。在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中,他们不仅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送到基层,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把众多唱响主旋律的作品送到农民群众家门口,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多年来,喀左县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中心积极践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使命,在蒙古族聚集的乡镇设立马头琴、蒙古族舞蹈子基地12个,率先在全省实行“1+X”基地建设模式,形成由学校、社区、民族特色村寨、社会文艺骨干为对象的子基地网络化格局。中心在东哨蒙古族中心校、县二中、县职教中心、县四高中、龙山社区等地开展马头琴培训,年累计派出辅导教师余人次、培训群众0余人,为马头琴、蒙古族舞蹈等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

(责任编辑:冯庆洋)

来源:辽宁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