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种神兽,它只以四面八方之财为食,吞万物而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它就是能招财进宝、开运辟邪的瑞兽——貔貅。而在广州增城,有一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貔貅作为表演的舞蹈——貔貅舞。
数百年的传统舞蹈
貔貅舞是广州增城客家人的传统舞蹈,又称舞客家猫,主要分布在派潭、正果、荔城等镇乡。据当地民间流传,貔貅舞大约兴起于明末清初客家人大批迁入增城的年代,距今约有年的历史。
在增城当地客家人的风俗中,每逢喜事、年节、开铺、建房都需要舞貔貅,除了表达喜庆吉祥和祈求好运的意图,还蕴含着驱邪之意。貔貅舞既承载着当地客家人淳朴的风俗民情,也是客家各宗族之间维系感情的重要纽带。
趣味十足的增城貔貅舞
增城貔貅舞的表演极具特色,在每场表演开始前,首先会进行“打四门”,即拜四方土地神的仪式。随后沙和尚(俗称大头佛)讲会试图驯服貔貅,不断与貔貅进行互动,紧接着,孙悟空出场戏弄沙和尚,而沙和尚则为了获得孙悟空手中的香包与其较量。在貔貅刷牙洗脸梳身之后,沙和尚则开始捉猴,貔貅也开始沙和尚手中的树青。
沙和尚的滑稽搞笑、貔貅的生动形象以及锣、鼓、镲的伴奏都是把貔貅舞演活的关键。在一场完整的貔貅舞表演中,除了貔貅,还有一众演员为观众带来拳术、五色(锹仔、双刀、筷耙、混排、二棍)等精彩表演,既增添了演出的种类,也让演出整体变得更加丰满有趣。
不该被遗忘的技艺
年,增城貔貅舞正式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派潭镇佳松岭村的貔貅队为代表,正为传承貔貅舞文化而努力着。如今,在佳松岭貔貅舞基地和派潭中学貔貅舞基地培养了一批青少年貔貅舞队员。
游绿道,看非遗
在增城公里的绿道网络中,正好经过了派潭、正果、荔城等貔貅舞的分布地。游客们可以在畅享绿道的同时,了解貔貅舞的文化,欣赏精彩的貔貅舞表演。同时,派潭、正果、荔城等地的绿道美景也不容错过:
白水寨
白水寨位于增城区派潭镇内,其拥有原始森林、浅滩湿地、峡谷天池等广东罕见自然生态资源,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瑰丽翡翠”。其中,以景区内落差高达.5米的白水仙瀑最为出名。作为全国内地落差最大的瀑布,白水仙瀑从高山天池飞泻而下,如银河泻地。从远处看,白水仙瀑如一条白练挂在这秀丽的青山中;在近处看,湍急的水流击打在光滑的石面上,发出雷鸣般的声响,磅礴的气势令人为之赞叹。
湖心岛
湖心岛位于广州增城区正果镇汀塘村,是一处以“水的世界、花的海洋、鸟的天堂”为建设理念大型生态旅游区。湖心岛位于增江河段上游,水面面积多达五千亩。来湖心岛游玩的游客,可以乘坐游船一边听导游讲解增城、正果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一边欣赏碧水垂柳的增江风景。
除了游船,游客们还可以踩自行车,穿过百年的乌榄林和翠绿的竹海。近百亩的乌榄林,其树枝高树壮,形态各异,树与树之间布满嫩绿的竹子。整片区域幽静迷人、空气清新,骑自行车穿越其中,大有心旷神怡之感。
增城广场
增城广场位于荔城街新城市中心,有永久舞台广场、艺术长廊、乐湖、雕塑广场和大面积生态广场园林及健身区域。作为增城绿道网络的一部分,增城广场占地亩,绿化面积达到了68%,宽阔的场地和新鲜的空气为无数市民游客提供了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游客在增城广场游玩,可以在永久舞台看到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如音乐舞会、服装节等;还能在展览厅欣赏书法、绘画、摄影等专题展览;在市民阅览室翻看3万多册不同种类的书籍。在增城广场的绿道畅游,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精神的满足。
游增城绿道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貔貅舞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值得所有人去了解与弘扬,而以绿道作为串联,不仅让出游变得有趣,更加深了人们对貔貅舞的认识。
国庆小长假即将到来,不妨把增城绿道作为旅途的一部分,绝对会让你的旅游体验变得不一样,更加精彩,更加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