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蔡云飞烟台报道
近日,中国视听大数据发布了“年春节主题晚会收视”情况,其中,由山东省烟台市原创并独立表演的少儿民俗节目《我和爷爷踩高跷》,以28.%的收视率在央视春晚40余个节目中排名第二。
如今时隔半月,孩子们的纯真笑容和精彩演出仍让人记忆犹新。在春晚舞台上,这群年龄大多在五六岁、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娃娃”,活泼大方地把海阳大秧歌、胶东花饽饽等山东非遗元素以最赏心悦目的方式推介给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这个曾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如今又俘获全国观众芳心的烟台市原创非遗少儿舞蹈,“扭”出了百年秧歌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里的“精气神”。
一张“冷板凳”,一场“满堂彩”
大年三十晚,阖家团圆时,一群孩子踩着高跷、捧着花饽饽、翻着跟斗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热热闹闹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送上年味满满、鲁味浓浓的新年祝福。台下如雷的掌声与迅速冲上榜单的“热搜”,宣告烟台市首个进入央视春晚且独立表演的原创节目——《我和爷爷踩高跷》大获成功。
在演出当晚的采访中记者曾了解到,《我和爷爷踩高跷》的面世并不容易,该作品由山东省招远市实验幼儿园金娃艺术团和山东莱州中华武校联袂上演。巧妙地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中的动作和踩高跷的舞蹈技艺揉于学龄前幼儿舞蹈动作中,用孩子的视角去理解演绎,在保留了浓郁民族特色的同时,又添加了独特新颖的表现形式,充满传统舞蹈的魅力和天真活泼的童趣。
“小高跷”不小,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30厘米的高跷几乎是他们身高的三分之一,还要在舞台上行动自如地完成跑、跳、翻滚、劈叉等高难度舞蹈动作。当踩上高跷那一刻,这群孩子充满韧劲的性格血脉在涌动、在奔腾,成为支撑他们无数次跌倒又爬起的不屈动力。这段反复摸索、不断爬起的历程,山东省招远市实验幼儿园金娃艺术团坚持了28年。
随着媒体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