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麦盖提》
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济南市人民政府、中国舞蹈家协会、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山东省舞蹈家协会承办,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济南市舞蹈家协会协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活动日前在山东济南圆满落下帷幕。
最后一晚的参评作品依旧异彩纷呈、引人入胜,有的作品在保留传统民间舞蹈风格的同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极具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阳光下的麦盖提》以热烈奔放、活力四射的动人表达,描绘出新疆人民在党的关怀下沐浴幸福阳光的美好生活之貌。《在你身边》以抗疫为背景,以山东秧歌为动作语汇,以时空交织的表现方式讴歌了山东儿女共抗疫情的大爱精神。《牧人》用藏族舞蹈的身体语言传递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讲述了高原牧人崇尚自然、敬畏自然、追求万物和谐的价值观。
《姥姥的田》
还有的作品注重语言的挖掘,在特定的表达空间中最大限度地探寻着民族民间舞的创作可能:《移山》以鼓子秧歌的动态韵律为基础素材,用身体勾勒出淳厚朴拙的劳动人民移山开路的坚韧形象;双人舞《蜜》运用河北昌黎地秧歌的动作素材,在蜜蜂与小花两个角色的频频互动中,展现出诙谐幽默、生动浪漫的自然生活场景;朝鲜族舞蹈《花语》拟人化出花开花落之境,同时寓意出人生如花、何惧花落的生命态度;苗族舞蹈《走》提炼出“走”的生活化动作与苗族舞蹈的动律元素相融合,舞出了苗族人民追求心之所往的笃定之态。
《浪漫草原》
不少作品以饱含民族情感和彰显民族风韵的表达再续了民族民间舞的无穷魅力,使观众透过舞蹈作品感受到情愫的真挚:《父亲的马绊》以亲情为题,以马绊为线,将含蓄而深沉的父子之情通过洒脱豪迈的蒙古族舞蹈语汇倾诉至观众的内心;男子群舞《凉山乡愁》展现了一群有力量、有胸怀的彝族同胞乐观向上的时代风貌,他们作为大凉山的男子汉,舞出了中华民族的昂扬之姿;蒙古族女子独舞《敬》则在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世间万物生灵的表达中,传递出祈盼天地和谐、万物共融、天人合一、祖国繁盛的美好愿景;蒙古族舞蹈《盅舞》用独有的肢体语汇将草原姑娘的心语娓娓表露,道出了聪慧又知性的草原姑娘对美好时光的眷恋和热爱。
《瑶山夜语》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重要命题,可喜的是,本届民族民间舞参评作品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板儿一响当哩个当》将山东快书的说唱艺术与“鼓子秧歌”相结合,再现了快书中经典的历史人物故事,用舞蹈的形式展现出山东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羌族舞蹈《云上》在把“羌绣”带至观众视野的同时,也将白云之巅风卷云舒的圣洁之境营造于舞台之上,呈现出别样的美学风格;汉族舞蹈《汾水出嫣》在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意境营造中,将汾河安若明镜、水波荡漾的自然状态凝练成浪漫、唯美的舞蹈形象,在塑造出山西少女形象的同时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柔情似水》
本场的第二现场邀请到了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冯双白,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原院长朱红担任点评嘉宾。两位嘉宾一致认为,好的作品一定来源于真实的体验,由真实的体验生发出真实的情感,创作者只有先将自己打动,才能真正打动更多的观众。
《移山》
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圆满结束,经评审委员会评选,在43个入围终评作品中,拟确定由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选送的《阳光下的麦盖提》、长春人文学院选送的《姥姥的田》、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民族歌舞剧院有限公司选送的《浪漫草原》、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选送的《柔情似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群众艺术馆选送的《瑶山夜语》、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选送的《移山》6个作品获奖。该结果将向社会进行为期五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期结束无异议后向中国文联上报,经批准后正式生效。
评奖活动期间,中国舞协以“‘互联网+’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及传承策略”为题,举办了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们直抒己见,结合现实问题就民族民间舞的创作与传承、创新与发展、传统性和时代性、社会功能与提质途径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展开了精彩的研讨,为民族民间舞蹈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照。
莲叶泉中绿,荷花镜里香。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活动圆满落幕,这些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而涌现出的全新力作,充分体现了各地舞蹈工作者们为人民而舞、为时代而舞的责任担当,相信他们未来将以更加饱含真情的创作继续为伟大的人民和时代起舞,用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共谱新时代的伟大华章。
(中国舞协供图)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