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赢在起跑线上,近几年,社会上各种少儿培训班开展得如火如荼。据记者了解,在城里,十个孩子有八个学才艺。家长们的心愿很简单,就是让孩子全面发展,不落在别人后面。而对于学才艺的孩子来说,家长更注重的是有没有展示的舞台。看准了这个庞大的群体后,很多的艺术培训机构开始迎合需求搞活动、办比赛,一年两三次甚至更多,相应而生的各类大奖赛颇有泛滥之势。
“含金量”超高的培训
在银行系统上班的陈丽最近十分忙碌,忙于周旋两个孩子的各类培训班的接送。上周,女儿的钢琴老师给她电话,要求孩子每周三晚上加上一节课,准备寒假参加一场“国际性”的比赛。而儿子的架子鼓老师也要求周末加课时,准备年底的一场大型演出。陈丽对于类似的比赛和演出套路已经十分熟悉,因为每年都要参加几次,除了省内,还带孩子去上海、北京和香港参加过比赛,捧回了各类各样的大奖,花费自然也不菲,一旦出省,参赛费、服装费、家长陪同的差旅费等各种费用加起来都得近万,但相比一纸“高大上”的烫金证书或奖杯,似乎物有所值。
陈丽告诉记者,为了培养两个双胞胎孩子的综合素质,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她就给女儿报了舞蹈、钢琴,给儿子报了架子鼓、街舞等艺术培训,钢琴、架子鼓上一对一单人课每节元以上,级别越高越贵,舞蹈、街舞上小组课每节80元以上,不同资质老师收费不一样,每年单是培训费都超3万,加上各种考级、比赛、演出,一年下来两个孩子艺术培训就得花费4万以上。陈丽感叹,虽然家庭经济过得去,但艺术培训真是烧钱的项目,“含金量”超高,每期交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原本只是想让孩子练练形体,养养气质,弹弹琴,几年下来,却陷入各类考级和比赛的怪圈,花费年年增加。陈丽稍微算了一下,两个孩子艺术培训四年,投入16万左右,两人共参加了12场大型比赛,不包括小赛事和表演。基本上每年寒暑假出市、出省甚至出国一趟参赛,拿回16本获奖证书及各式奖牌、奖杯(包括集体赛获奖),几乎都是大奖,至于奖项真正的含金量,陈丽坦言自己并不清楚。对于是否心甘情愿去参赛还是机构要求,陈丽苦笑道:“能上单独课的孩子家里经济都不差,机构提供了比赛的机会,大都是名头很响的主办单位,多数学员都会参加,自家孩子不参加又显得格格不入,而且不参加的话,老师也会反复游说孩子,最终都要家长埋单。”而和陈丽一样舍得“下成本”的家长还有很多,大家一边感叹养娃成本高,一边又乐此不疲地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每年寒暑假又奔波在各类考级和比赛中。
“野鸡”赛事层出不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各种各样的艺术类赛事中,当然不乏正规、含金量高的比赛,但不少比赛虽然挂着“国际”“全国”“中华”等高大上的头衔,实际上不过是一些培训机构私自操办的“野鸡赛事”,没有官方公信力的加持,在业界的认可度很低,孩子只要参加了基本上都能够拿到奖,而且都要收取不菲的费用,冲着一本看起来十分有分量的证书,不明真相的家长们也乐意掏钱,然后就出现了有的孩子拿奖拿到手软的现象。一位小学音乐老师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许多课外兴趣班的比赛都是由各种民间机构或协会等举办的,当然是在业内还有一定影响力的。举办方一般也都会和各个培训机构的老师们有一定的联系,老师们召集学生参加比赛,交报名费,有的还需要出钱准备统一的比赛行头,初赛过了还有复赛、决赛,每次都需要交一定的费用,价格随着等级的升高也越来越贵。而且很多比赛都打着“中华”“中国”甚至是“国际”的名号,不明真相的家长们似乎是没有理由拒绝这么高大上的比赛的,更何况还能拿奖。怎么才能让这么多参赛的孩子都拿到奖?一位培训机构老师告诉记者,“像舞蹈类比赛,基本上都是集体参加,最差也都有个优秀奖;独舞的也有,那是需要培训机构老师一对一的辅导,这类收费都比较高;另外像朗诵、歌唱、乐器这类的个人项目,奖项数量都比较多,基本上有参赛都能捧个奖回来。”年暑假带孩子去北京参加一场钢琴比赛的家长林晓宁告诉记者,孩子学琴一年半,水平不算高,第一次参加全国性选拔的比赛却拿了一等奖,家人都很高兴,以为超常发挥,但她事后得知,这场大赛分三天,每天参加人数人左右,每天单独评奖,每个人都能拿到奖,单是一等奖就有30人,临场失误的都能拿到优秀奖,自己心理落差还是很大,因为这次比赛孩子从进场表演到退场不过10分钟,但在北京呆了6天,由旅行社接待,号称比赛加研学,两人共交了元的费用。加上孩子前期不停地加课训练,一场比赛花了1万多。纵观这样的比赛,主办方自然能够从中牟利,对培训机构而言也是好事,因为培训机构和主办方的关系基本上都是合作共赢的模式。甚至有的就是培训机构自己办的比赛,只是依托某个平台主办,从而堂而皇之地收费。
大奖背后的利益链
一张奖状、一个奖杯,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上含金量却让人尴尬。有网友戏称,大张旗鼓准备一番,报了名、交了钱,到最后发现什么水平都能拿奖,简直是自娱自乐,这等同于家长自家花钱买了个奖。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家长热衷于参加这些比赛呢?事实上,举办方都是利用家长“望子成龙”以及互相攀比的心理,将这类比赛吹得天花乱坠,仿佛比完赛拿到奖孩子就能“走上人生巅峰”。实际上,在“凡学皆比赛,凡赛必获奖”的情形下,说“一纸奖状”等于“一张废纸”也不为过。还有一些家长是希望拿奖让孩子能够在升学简历上多一点亮眼的经历。就像一位家长所言,“现在升学竞争激烈,如果手上没有几个大奖,孩子的升学简历都没什么看头。”
为了遏制各类比赛疯长的势头,切实减轻家长负担,我国去年7月就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力图让竞赛证书与升学脱钩。然而现实中,即使不挂钩,“人无我有”“人有我多”的攀比心态也促成了家长们对于这种含金量不高的比赛十分热衷。实际上,这种皇帝的新衣一样的比赛,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参加了那么多,有多少意义和价值,还值得商榷。当然,这里并不是鼓励家长任何比赛都不去参加,毕竟并非所有的赛事都不正规或者没有官方加持,只是应该在选择的时候擦亮眼睛。可以在参加之前看看主办方是哪里,在网上查询一下相关资质和权威性,再看看历届比赛的情况包括评委级别等。参赛不可贪多求全,即便想以赛促学也要选择正规机构主办的、具有一定含金量的赛事,否则就纯粹成了“野鸡赛事”主办方的摇钱树。此外,除了家长要理性带孩子参赛外,监管部门也不能对良莠不齐的各类赛事听之任之。对种种有名无实、收钱发奖的赛事,该取缔的取缔,该整顿的整顿——只有净化了行业风气,赛事方能回归本真,达到检验水平和锻炼能力的效果。
来源:莆田晚报记者吴林玉
责编:林红霞
编审:许秋洪
监制:林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