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滇滩镇水城完小位于腾冲市北部边陲,属省级寄宿制口岸小学,现有14个教学班,名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涵盖傈僳族、景颇族、傣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近年来,学校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出发点,着力构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年,学校被授予“云南民族文化示范学校”称号,年7月,学校被命名为保山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绘本阅读教学。供图
植根乡土,打造精品课程
水城完小一直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老师们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村寨,去考证一个个民间传说,了解民俗民风,向长辈询问或查阅自己家族的故事,探寻长辈童年的游戏,引导学生成为了乡土文化的发现者、传承人。同时,站在青少年的角度收集素材,通过文字、语言、图片等表现形式整合校本课程。
刀杆节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二月初八,能歌善舞的傈僳族都会在学校旁边的广场上表演“下火海、开香路、上刀山”的精彩节目。但对于刀杆节的来历、表演者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他们脚踩锋利的刀刃上却毫发无损等等这些问题,却没有人去发现。于是,学校的傈僳族老师就带领孩子们到寨子里采访表演者和辈分比较高的傈僳族老人,询问刀杆节的来历,了解上刀山的故事,记录下传统民族技艺表演的奥秘。经过师生共同努力,目前,水城完小编写的《课间民族舞蹈》《多彩的节日》《秀美的山峰》《我们的庆生习俗》等内容已编入腾冲民族教育发展丛书《儿童眼中的乡村生活》。
校园集体舞活动。供图
有了丰富的教材,合理安排课程也是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校每星期都开设一节乡土课,让学生在感受到民族技能魅力的同时,培养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例如,在执教乡土课程《射弩》时,老师会安排学生在课前向家里的长辈请教关于弩的知识,让他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更直观的认识。在授课过程中,为了让课堂回归真实,老师会组织学生一起探讨弩各部分的名称,弩的用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获得射弩知识和射弩技巧。
此外,学校坚持用“四堂课”讲好“四个共同”,上好地理课,讲述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上好历史课,讲述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上好语文课,讲述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上好道德与法治课,讲述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培育文化自信,丰富校园生活
多年来,学校坚持开展文化交流、业务学习、文艺会演等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音乐、美术、舞蹈、民族乐器等兴趣小组,专门聘请退休傈僳族教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开展民族文化讲座,教授学生学习傈僳族文字,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发展。同时,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外出活动的机会,为学生搭建“走出去”的桥梁。
民族文化进校园。供图
年1月,水城完小16名傈僳族学生远赴上海,参加太平洋保险公司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的新年音乐会,表演傈僳族原生态歌曲《从月亮走到太阳》,得到上海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家的高度赞扬。年9月水城完小傈僳族师生饰演的小品情景剧《情系山乡》在保山市永昌会堂参加了主题为“春风化雨·桃李芬芳”的保山市教育系统喜迎十九大、庆祝第33个教师节的文艺晚会,得到了多家媒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