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花很美。它的美只停留在时间里。为了留住这个美,它就只能舍弃它鲜活和真实的东西。就像这五颜六色的外壳,它是包装我的一个工具。我很想摆脱它,挣脱它的束缚。当我撕掉外壳的那一刻,留下的就是最纯粹,最真实的自我。也是我最勇敢的那一面。”
这是舞蹈风暴第二期广州歌舞剧院首席朱瑾慧在表演完《褪色》之后给观众所做的表演解读。她的舞蹈剧目取材于永生花。
看完她的节目《褪色》,我突然就对这些舞蹈届中的年轻首席和业界翘楚产生了好奇。
朱瑾慧是学院派的一个高材生。5岁开始习舞,一直到23岁首席,一路走的很顺利。但是实力出众的她还是有些不够自信。如果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还有一位舞者,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她在第一期跳了一支舞蹈叫《流痕》,看她的舞蹈有一种身心合一,灵魂与肉体高度统一的震撼。塑造出一种雕塑感和流动性。每一个动作与动作之间衔接特别自然,让人看到了时间流逝的感觉。就像沈伟老师说,她的舞蹈是从身体中心发力直达身体末端。
谢欣本人也接受过澎湃在线的一个专访,题为:我的舞蹈从我的身体里长。而谢欣来参加舞蹈风暴第二季也是源于节目要寻找“身心同时出发的”代表舞者。
谢欣已经是一位35岁的妈妈了。她对舞蹈的理解与热爱非同凡响。
“我的肌肉不是一天、一个月、一年的练习。”差不多十六年来,谢欣坚持每天肌肉练习两小时。“当你想去完成一些动作的时候,它可以真正地支持到你。”
“舞者既需要心灵的滋养,也需要生活的体会,但同时又需要身体机能的支持。每天花两小时做肌肉训练,已经变成我生活的常态,如果我很长时间没有做这件事,我会觉得我没有充电。如果没有充电,我会怀疑,是我自己的惰性已经战胜了想要突破的好奇心。”
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
“只有时间到了一个长度,它才会产生一些变化,这是长年累月的‘行动’带来的、真正刻在身体上的痕迹。如果你十六年都在坚持和自己的身体较量、对话,你会发现你是可以‘降伏’它的。”
问谢欣,从什么时候开始确定,自己是一定要跳舞的?谢欣的回答让人难忘:“在你要失去它的时候,在面对其他的选择、也许不能再跳舞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想做的事情,就是这一件。”
以上都是谢欣被采访时发表的一些对于过往舞者经历的总结。
舞者在舞台上衣袂翩翩,美轮美奂,宛如女神,仙气飘飘,光彩夺目。殊不知在舞台下无人喝彩的寂静角落,需要付出许许多多。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艺术家年轻有为,坚守舞台,认真雕琢每一个舞蹈作品,把舞蹈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各行各业凡是做到顶尖极致,仿佛打通任督二脉,知行合一,已经达到一定思想境界与高度。
这与一个人的悟性与坚持努力是分不开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我觉得每个人都是舞蹈家,只是我们在不同的地方起舞。(杨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