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这个节目从第一季播出以来,就以一种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模式,立足于中华文化宝库资源,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与总结,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在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
而年春节期间更新上映的《国家宝藏》年新春特别节目《“黄河之水天上来”国宝音乐会》,以“用音乐做语言,以黄河为脉络,穿梭千年历史,奏响华彩乐章”为主旨,现如今在B站的评分也已经高达9.9分了。
这一期的《国家宝藏》特别节目以黄河地理为脉络,顺流沿线九个省区,引九件国宝重器,探索黄河的前世流转。
取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为主题,恢弘大气,磅礴壮阔,传递了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黄河文明。
“舞蹈纹彩陶盆、东汉七盘舞画像砖、石刻胡旋舞墓门、唐三彩载乐骆驼俑”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文化内涵的国宝文物也在节目中先后亮相。
“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从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到《黄河大合唱》激励华夏儿女抵御外侮”,每一个取水地都留下了中华民族如黄河般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足迹。千百年来,黄河一往无前,不舍昼夜,她哺育了我们生命,但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灾难。清华大学泥沙科学与江河治理专家王光谦院士在节目中解释道
以开封段来说,等于是“悬着一条河”在脑袋顶上,历朝历代,开封作为八朝古都,六个城都都深埋在地层之下。
由于黄河下游是悬河,所以一旦决口,黄河水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两岸没有东西可以阻挡。
但是不屈不挠是黄河儿女的底色,劈山凿石是黄河儿女的气魄,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涌现了一代代杰出的水利工程院士,从根源上根治黄河水患。
现如今我们已经很少听到黄河水患了,但是并不是它自然消失的,而是那些优秀的水利工程人员,他们时刻警惕,护卫着生活在黄河两岸的我们。
滔滔大河,蜿蜒九曲,不舍昼夜,奔腾如海。节目中,制作组回顾了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倪萍主持的节目《看看我们的母亲河》
而这一次,48家黄河流域不同地区的文博机构再一次取来了从源头到入海口的黄河水样,向观众展示了25年后的黄河母亲河。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25年的今天,在一代代水利人的不懈努力与共同治理下,黄河在一点点的变得清澈。
当黄河流域博物馆联合朗读宣言的时候,更是让人不禁动容。
“黄河之水天上来”国宝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