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后艺考舞伴双双考入一流名校,唯有热爱

白癜风治疗医师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近日,记者来到深圳市艺锦艺术培训中心采访了一对00后舞伴。两人均为港籍学生,自四五岁起往返深港两地求学。今年升学季,女生叶纪君(KK)以古筝专业(港、澳、台)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男生黎嘉亨以笙专业(港、澳、台)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浙江音乐学院。在年轻人越来越怀疑努力之意义的内卷时代,他们身上有着十数年专业训练带来的超乎年龄的沉着和笃定。

正如创始人李燕在艺锦艺术培训中心二十周年纪念册上的开篇寄语所言:“一个人不论坚持什么,总需要有一份坚持,这就是生活。”两位学生的成长经历印证着,“坚持”拥有某种魔力,能够让人不断超越此刻,获得更多的可能性和对未来的信心。

艺锦艺术培训中心20周年庆

KK:从一路“陪跑”到摘得桂冠

艺锦艺术培训中心前身是深圳市罗湖桥少儿国标舞培训基地,创始人、校长李燕是中国第一代国标舞十项全能选手。中心的创立填补了深圳少儿拉丁舞领域的空白,并集结国内优秀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带领学生登上国内外艺术竞技舞台,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

据KK妈妈介绍,最初因自己没能学艺术的遗憾,KK两岁的时候就被抱到中心来报班,由于年纪太小没能报上,满了四岁又立马送过来学习。后来搬家到香港,就一直周末、寒暑假往返两地上课。

KK小时候属于慢热型学生,上课会打瞌睡,压腿太疼了会哭。学得慢,就只能练得更勤,KK在固定课程外,用中午零碎时间让老师单独加课辅导,一直坚持到现在。

“小时候我们家是广撒网式报比赛,能参加的比赛都报名了,比起名次,更看重的是积累比赛经验。”KK说起儿时的比赛经历,当时年纪太小,对于“输”压根没有概念,更不会感到挫败。但经过长期练习,一旦拿奖了又会很受鼓舞。

报名费、各处参赛的差旅费加起来不是一笔小开销,KK妈妈在KK学舞初期,愿意让孩子做一个“陪跑”的角色,在比赛过程中进步成长。直到6岁时,在年体彩杯广东省体育舞蹈公开赛暨深圳市第三届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获得了业余六岁以下组第一名,KK才逐渐建立了信心,也更加喜欢上中心的课程。

KK获体彩杯业余六岁以下组第一名

“从香港过来中心要两三个小时,我妈希望把时间充分利用好,报满了周末两天的课程。”于是,舞蹈、声乐、吉他、打击乐、古筝等艺术课程充盈了KK的整个童年。每学期学校文艺晚会上二十个节目,往往有十几个节目都有KK的份,多才多艺的小女孩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在中心,所有的假期时间都学习新课程,苦练动作;各类竞技舞台上,KK和家人各地奔波,捧回了一堆又一堆奖杯奖状。

在香港,小学升中学是升学路上十分关键的一步。通过考试后,KK妈妈带着所有奖状陪KK前去面试,被校长立刻招收进校。

黎嘉亨:“练习”已成为一种身体记忆

黎嘉亨和KK两人自七岁起成为舞伴,一同参加过许多双人舞比赛。同期很多小伙伴由于各种原因,在小学升初中后离开了中心,而他们两个一直坚持到现在,成为中心精英班十项全能的选手。

KK和黎嘉亨一同获奖

五六岁时刚来到中心的黎嘉亨,想学的是街舞。他笑说:“我最开始是被家里人骗过来的,男孩子嘛,会觉得学拉丁舞好像不那么酷。”但真正开始学习后,他很快便感受到了拉丁舞的魅力。“就像很多男生喜欢打篮球,走着走着会做一个投篮的动作。喜欢上拉丁舞也会这样。有时候会突然想做一个拉丁舞的动作,去回味舞蹈时的感觉。”

提及在艺锦艺术培训中心的学习生活,他只说自己“全部回忆都在这里了。”在艺锦艺术培训中心和小伙伴们一起上课,完成每一个阶段的舞蹈学习,不断练习每一个动作,这种专注在一个领域不断精进的生活状态,是他所热爱的。

两人舞蹈中

小学升初中后,黎嘉亨曾短暂离开过中心。这段往事,至今提起他还是有些无奈。KK惋惜地说:“他就是考运特别差。”和KK一样,黎嘉亨从小文化课成绩不错,基础也较好,但在小升初填报志愿时遭遇滑档,仅被最后第九个志愿学校录取。当时,考试分数比他低的一些同学也都被更好的学校录取了。而在其他学校最后补录的面试当天,他又突发高烧与机会失之交臂,最终进入了一所不那么理想的中学。

“香港中学是六年制的,中学如果没选好,家长们会觉得,那考大学也就那样了。”这件事让12岁的他受到很大挫折,中止了在中心的学习。

初一刚开始时,他觉得还挺新奇,假期时间完全空出来了,可以运动、打游戏,玩很多其他事情。但时间久了,又感到不习惯。“学习舞蹈、乐器已经和我的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一旦没有了,就好像哪里不对。”

初二时,他和家人不约而同地提出:“回中心吧。”

于是又回到了每天练习、沉浸在艺术里的生活。说起在中心和在校学习生活的差别,他们两人默契地相视一笑,“在学校课余活动比较枯燥。宁愿在琴房、舞蹈房待8个小时,也不想在学校待3小时。”在学校的玩耍,就是纯“玩”;在中心的玩耍则是练习,“练习”过程因富有创造性而快乐,已经成为一种身体记忆和内在渴望。

艺考:当爱好成为志业

初二那年,KK决定要走艺考这条路。迥异于借艺考加分弥补文化课分数的思路,KK只是更加确定了未来的方向:“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这么多年,就想一直走下去,将爱好变成职业。”

当时原本计划去音乐学院附中,但跟随王李静子老师学习多年,几乎在中心长大,实在舍不得,KK继续留在了中心,并选择学习多年的古筝进行艺考。在静子老师的教导下,她获得了香港国际音乐节弹拨组第一名、第三届盛世华筝·筑梦音田国际音乐节少年组金奖,还参与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规模古筝演奏。

王李静子(左)和KK(右)

在静子老师眼中,KK是一个目光长远、目标感很强的孩子,能够刻苦练习,从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更难得的是她十分享受艺术本身。

KK参加幻象·彩虹跨年艺术盛典

在KK的一些古筝表演视频中,可以感受到除了技法娴熟,她的表演非常投入,很有感染力。她说这跟从小学习舞蹈有关,长年的舞蹈训练给予古筝表演很好的体能支持,丰富的舞台经验也增强了她的表现力。

谈及近来最喜爱的古筝曲目《赤壁怀古》,她坚定而明亮的目光,跃入一抹喜色。在很帅、好听等简单的描述中,透过她的双眼,好似有一个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乐音世界隐藏在她身后,那是只有通过指尖的琴弦和弹奏时流溢的音符,才能抵达的地方。

黎嘉亨在中学时同样选择了艺考,原因很简单:“有想要坚持的东西,就要坚持。”除了舞蹈、萨克斯之外,在尉振老师的教导下,他还学习了传统笙中音域最广、难度最高的37簧笙,并以笙作为艺考项目。

两人一同参加中顺洁柔杯拉丁舞比赛

或许因为从小学舞练就的意志力,抑或天性使然,他对艺术领域的学习极富探索精神。“一开始没有什么功利心,因为笙是很古老的乐器,有很多学问,让人十分好奇。”据介绍,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早在多年前的商代就已出现,经过多次改良,至今仍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它鲜明的音色对比和强烈的民族特色,在民乐中独树一帜。

谈到民乐,黎嘉亨和KK都反复说道:“我们国家有自己的音乐。”无论是民乐的历史文化,还是其音乐魅力,两人都很期待未来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让更多人知晓、领略民乐艺术的风采。

在两人眼中,未来的道路很宽广,对自己唯一的期许就是不断进步,在艺术道路上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如果没有成为演奏家,那教教小朋友,成为专业老师,或者进乐团等,能与自己的爱好相伴终生,就很好。

让爱好成为一生志业,是一种难得的幸运。这背后离不开家人和老师的支持:得益于老师们十数年的教学,以及对艺考的精准规划,他们一直行走在目标清晰的发展道路上;家人多年以来的鼓励和信任,也让他们始终跟随本心,心无旁骛地追寻理想。

KK提到,小时候其他家长们也会问,“学这些有什么用呢?”大多人会质疑学一门艺术的投资回报率,反而劝导KK父母去“投资孩子”。但在他们两人身上可以看到,学习艺术的许多回报往往是无形的——他们勤学刻苦、尊师重道、勇于探索,度过了一个笃定而不迷茫的青春,并找到了为之奋力终生的方向。

信念:勤奋胜于天赋

关于学习艺术这十多年遇到的困难,KK和黎嘉亨异口同声说:“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最近一次较大的难关是在艺考前。为了报考内地音乐学院,两人破釜沉舟,放弃了香港的升学考试,采用内地联合招生方式报考。这意味着除了专业考试之外,还需临时学习大陆文化课程参加考试,如果联合招生考试失败将无法回到香港继续升学。

但因疫情爆发,高一至高二有一年半的时间,两人被困在香港,无法来到中心继续学习。线上教学效果远不及线下,艺考时间又步步逼近,KK说那时候压力很大,多年来家人和老师都给予了太多支持,不想让他们失望,另外也会担心“完了,要没书读了。”待回到中心上课,两人在老师的帮助下疯狂追赶落下的课程。

黎嘉亨吹奏37簧笙

黎嘉亨的37簧笙吹奏水平,在高二至艺考前的短短一年时间突飞猛进。面对舌颤音、呼舌、锯气、碎吐、花舌等难度极大的吹奏技巧,他反而获得了许多乐趣。每突破一个技巧,又会发现背后更多的难点,也看到自己更大的进步空间,“攻克难点的过程会让人抓狂,但又很开心。”

KK在艺考前遇到瓶颈期,“一首曲子练得很熟,明知还可以更好,却不知从何练起。”后来发现问题出在演奏习惯上,并纠正了一直以来存在的毛病。她总结,“克服瓶颈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找到方法实现突破。”或许自己天赋不是特别的出众,但题目做不对,就继续做;节奏不对,就卡着点继续练。

最终在二十多天的文化课补习期间,两人得知喜讯——KK同时被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以专业第一的成绩录取,黎嘉亨也同时被中国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以专业第一的成绩录取。他们分别选择了中国音乐学院和浙江音乐学院,并在突击学习后顺利通过文化课考试。

这一路走来,两人付出的努力,捧回的奖杯,已让天赋一说自不待言。但,正如校长李燕一直坚信的:勤奋胜于天赋。每个时代,拥有绝顶天赋的总是极少数人,对于普通人而言,“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可贵的能力。

艺术道路上的追求是永无止尽的,它是向外创作技巧、境界的不断探寻,也是向内自我潜力的不断挖掘。KK和黎嘉亨两人都拥有坦诚而谦卑的心态,“每隔一段时间回看过去的自己,就会发现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KK说,一山还有一山高,希望进入大学后,不断追赶大神的步伐,突破自己的极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