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云在天zqk)zqk
近日,河南卫视精心编排的水下舞蹈《洛神赋》,以其令人惊叹的舞美效果而一炮走红。
一时之间,引起无数国人的喜爱及热议。让许多人记住了完成舞蹈的主人何灏浩,记住了河南卫视。
那么,河南卫视为什么要编排这样的一个舞蹈?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可供编舞的素材何止万千?
《洛神赋》又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舞蹈的名字?我想一定有不少人,也会有类似的疑问和迷惑吧。
要解答这些问题,那就不得不追溯一下《洛神赋》的来源。
《洛神赋》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有名的文学作品,系三国时期魏国曹植,于公元年所作。
“赋”和诗、词一样,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表达形式,大量作品出现以汉代最为有名。
而“洛”指当时的一条河流,即洛河。“洛神”则指的是宓妃,专门司掌洛河的女神。
中国古代从诗经开始到现在,不乏描写女性美的文学大家。其中就人物与作品的成就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
诗经因为不是一人所在,就不必说了。其它如屈原的《天问》,宋玉的《神女赋》等等。
但若论词藻华丽,回肠荡魄,令人击掌叫绝的,还是首推《洛神赋》。
曹植为曹氏三兄弟中最有才华的,七步成诗广为流传。足见他的才思敏捷,及对作品的把控能力。
而《洛神赋》以梦境所见洛神姿容行止落笔,以神奇的想象,为世人刻画了一个鲜活的女神形象。
如果说以前你与《洛神赋》没有交集,但相信你一定看过红极一时的电视剧《甄嬛传》。其中就有取于《洛神赋》词句而做成的插曲。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闭月,飘摇兮若清风之回雪”……
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词语,被当成了甄嬛做“惊鸿舞”的伴奏,也同样让观众如痴如醉。
如今,河南卫视以《洛神赋》为题材,将中国女性的优美,用特定的舞蹈方式,让“洛神”重新走进我们的视野。
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与弘扬,也是文艺创新的有益之举,这种做法值得所有文艺工作者借鉴学习。
.6.17
于康得养生堂
(图片取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