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因为小女儿上小学,我开始幼小衔接的学科研发和教学。每年和很多年轻的父母因为学习幼小衔接的课程而相识,每次课程开始前和结束后,我都会精心组织一次家长座谈会,和家长交流沟通教育培养孩子的一些方法。从而和很多家长成为了朋友,每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难题都会单独找我沟通交流。也因此,我了解到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培养出了各自不同的孩子。心中也存积了许多关于孩子的一些小故事。日积月累,就会生出颇多感触。
一二年级才是孩子学习的黄金期
最近因为疫情,被牢牢地困在了家里。陪孩子上小学以来,从来不碰电视的我们,也把每晚观看黄金档电视剧列入了重要的休闲娱乐项目。我和女儿从某卫视频道重新看了一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对这部电视剧印象颇好:剧中的中国庭院的场景布局非常讲究,人物台词富有深刻内涵,总是能从点点细节中捕捉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身影。等完整的看完,真没有辜负一个普通观影者的期待。
又提到这部剧,是因为剧中有诸多小细节,我印象颇深。在剧情发展到后期,因为对康姨母毒害盛家祖母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有一段非常激烈的争执。其中,盛家长子长柏执意要送到管家处理,意思就是要向主管部门通报这件事情。当时长柏的母亲王氏顿时崩溃上前阻止,她失声痛哭着说:“你*岁就已经发蒙了!”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说,长柏啊!你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读书识字了,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能榜上有名,实在是不容易啊!从王氏这简单的一句话里,我能深刻体会到,在古代孩子的发蒙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要专门给孩子聘请发蒙老师,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启蒙老师。古人有“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说法,充分阐明了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作用。
而现代社会,孩子入学前的各种教育培训,真的是丰富多彩。从低幼孩子的亲子课程、早教课程到幼儿园的学习,还有各种舞蹈美术口才音乐更是比比皆是。家长投资了大量金钱,孩子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但是,通过很多孩子入学之后的种种表现,当每个学期孩子把一年的付出归结为一张试卷拿给家长审阅的时候,家长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接下来我给各位家长分析一下:古代对孩子的发蒙,在应试科举制度的大环境下,启蒙教育更注重学习基本功的掌握,以此为基础才产生了后来我们能读到的各种国学经典。比如《论语》、《劝学》中都有单独针对学习的经典篇章,后来朱熹创办学院,也对学习进行了各种改革,我也不再一一累述。而我们现代社会各种特长班是以开发孩子的各种兴趣为出发点的,和孩子步入学校之后接受正规的学科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衔接点是有差距的。因此,导致了家长会步入很多误区,以为报了很多特长班孩子理所当然就会学习好,这种观念是非常不正确的。也会让很多家长在孩子步入小学前没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各种习惯和能力,导致孩子步入小学之后出现各种问题,家长一时出现焦虑的情况。
而且孩子的学习有慢反应的特点,就是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不是立刻就能显现。有很多家长不是太在乎孩子在一二年级各种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因为一二年级简单的非常简单的知识也蒙蔽了各位家长的视线。认为孩子足够能够应付,也就放任自流。但是随着孩子学习的不断深入,对孩子能力需求的不断提升,就导致了大家都公认的三年级孩子分化的大众规律。其实一二年级才是培养孩子各种能力的关键,也是孩子学习的黄金时期,只有在一二年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克服各种困难的毅力,才会在后期的高年级学习中脱颖而出。
今天的分享就写到这里,后期的文章我会陆续更新孩子步入小学之后怎样才更能适应小学生活,为孩子整个学习生涯夯实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