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体操现在开始,原地踏步走……”
提起课间操
你脑海中第一时间响起的
是这个熟悉的旋律吗?
然而
现在的课间操
早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近年来,全国不少学校逐渐创新形式
将传统文化、民族舞蹈、地域文化等元素
融入课间操
在校园内形成积极健康的体育健身氛围
近日
一段学生课间操
跳土家族传统舞蹈的视频
在网上火了
视频中,湖北恩施的清江外国语学校
学生们身着盛装跳着
土家摆手舞、八宝铜铃舞、滚龙连厢
等土家族传统舞蹈
这个整齐划一、动作标准的
场面一度很壮观
经侯老师介绍
学校为传承非遗文化
除开设非遗课间操
还打造了多个非遗社团
每周社团老师都会用两课时进行非遗教学
将传统民族文化植根于教育教学中
云南网友表示不服:
要说有民族特色的课间操
我们也不少!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
论民族传统舞蹈课间操
我们云南也是不输的
不信?
一起来看
↓↓↓
民族文化元素
哈尼族
地点: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先镇小学
勐先镇小学把哈尼族歌舞“阿米车”引进课间操。“阿米车”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歌曲节奏明快,热情奔放,是哈尼族民间创造的宝贵财富。
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勐先镇小学全校余名学生齐聚运动场,在充满节奏的“阿米车”音乐中,同学们穿着民族服装,在运动场上活力四射、绽放青春。
傈僳族
地点:保山腾冲明光自治完小
明光自治完小是腾冲市明光镇的一个村级小学,全校名学生中有名傈僳族学生。8年前,学校的赵雪梅老师将傈僳族舞蹈动作编排进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中,欢快的《瓜切切》伴随着傈僳族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同时也跳出了腾冲傈僳族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景颇族
地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西山乡营盘民族小学
下课铃声响起,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和欢快的旋律,身着景颇族服饰的小学生从教室鱼贯而出。他们手中或握木质长刀,或持篾制弓弩;或舞动绢扇,或挥舞花朵,向操场汇聚而来……队伍由四个头戴犀鸟饰物的男生领跳,学生们排成两列纵队进入操场,闻鼓起舞。他们沿着模拟祖先迁徙的路线图,时而环绕,时而交错,进退有序,毫不紊乱。
佤族
地点:思茅一中
云南思茅一中发布了一条孩子跳佤族舞蹈的视频。学校根据本地区的民俗风情就地取材,既让孩子们锻炼了身体,更加歌颂了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
打跳课间操
地点:丽江永胜民族中学
丽江永胜民族中学有25个民族的学生,学校将课间操改为“打跳”,结合少数民族舞风舞曲,和课间操比,它既可锻炼身体又可传承民族文化。孩子们很感兴趣都愿意参与,很多汉族孩子适应一段时间也会跳了。
“霸王鞭”
地点:昆明五华区沙朗民族实验学校
动作明快、整齐划一,伴随着一阵阵霸王鞭发出的节奏明快、清脆悦耳的声音,昆明五华区沙朗民族实验学校的孩子们正在进行着每天的大课间活动……
趣味元素
阳光体育大课间
地点:昆明龙翔小学
龙翔小学的“阳光体育”大课间给学生们带来了运动的快乐,让他们能够在运动中找到自信、得到满足。其中,竹竿舞既能让大课间活动多样化,还能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民族文化。
新形式下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打破传统的体育课间形式,让学生们得到充分锻炼,沐浴在阳光下,尽情享受生活、享受快乐。
篮球操
地点:昆一中附小
围绕“快乐篮球、阳光生活”的主题,学校开设了阳光体育篮球操的校本特色课程。让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激扬活力,展示美好生活。
“花式”课间操健身效果较为突出
年10月4日至10月9日,光明智库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放电子问卷,对“花式”课间操话题发起“微调查”。此次调查共收到来自24个省区市的份有效问卷,涵盖学生、家长、教师等群体。其中,87.81%的网友对课间操中融入民族舞、街舞等元素表示支持,认为课间操理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种形式既能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又符合当下学生的审美兴趣。
从参与调查的群体来看,超80%参与者指出学校会经常组织课间操活动,有79.45%的参与者表示喜欢参与这项活动,并认为它具有锻炼身体、缓解大脑疲劳的作用。近80%的人认为当下课间操存在一定问题,比如陈旧老套、学生锻炼不到位、学校组织不力等。他们呼吁创新课间操,增强时代感、地域性,在锻炼体魄的同时提升运动美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于素梅表示:“花式”课间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和参与主动性,观看者也赏心悦目。“花式”课间操与传统课间操相比,无论是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运动时间,还是锻炼效果,都发生了很大转变,既打破了陈旧的做操模式,又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它在组织形式上更加新颖、活动内容上更加丰富、运动感受上更为愉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能够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健身效果较为突出。
看了以上各有特色、精彩纷呈的课间操
是不是很羡慕现在的孩子们?
你最喜欢哪种课间操?
来留言区聊聊吧!
掌上春城综合整理
来源:云报客户端、春城晚报、昆明教育、宁洱县融媒体中心、腾冲市融媒体中心、、光明日报、时间视频、四度视频、新华社等
责编:张曦
编审:李星
终审:李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