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先秦时期,我国舞蹈略显雏形,在部落时期,我们祖先通过对外战争、祭祀、求雨、劳动等方式积累下来动作形成舞蹈,所以舞蹈种类又有分门别类的,在等级分明的周代,喜丧舞蹈就不一样,而到了周代舞蹈艺术已成体系。早在夏商时期,舞蹈已为王宫服务,供君王和贵族享乐。
到了秦汉以后,迎来了两百多年的大治时期,最起码在中原大地之上没有血染山河,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彻底解除了被北境之忧,文景之治、汉武时期、昭宣自治,盛世的开启为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平和的环境,而此时的舞蹈早已是一种艺术,并且汉代还有专门的乐舞机构专门为皇室服务。同时民间舞兴盛起来。
随着生产资料慢慢得到开发,生产效率加速,一些贵族和统治阶级也有了足够的经济组织乐舞唱跳,为朱门之内的人享乐。三国战乱,同时也加速了各地的物质开发,到了魏晋时期,虽然只有短暂的和平,却使各地的民力得到大大恢复,舞蹈因此也到了一个快速发展期。
五胡乱华以后,南方被逐渐开发,舞蹈也加入了外域文化,使得舞蹈文化大大的充实。由乱入治,由治入乱,成了一种规律,到了年,隋朝建立,没过多久,发兵灭陈,结束了百余年的分裂时期。舞蹈在这种环境下不仅发展,而且将各地文化吸收,使之能满足各地艺术要求。唐宋期间经历大治和分裂时期,舞蹈艺术的整体却越来越完善了,所谓南腔北调均有考证。
自元代以后,明清两朝继承了全部中原地区和大部分偏远地区,经济重心南移。明清两代南方都是经济重镇,舞蹈艺术也到了一种爆发时期。舞蹈艺术的整个发展贯穿了治和乱。即使山河兵戈铁马,但是总有地方是安全的,有安全的地方就有统治阶级,那么舞蹈艺术就不会湮灭。皇宫舞和民间舞其实算是两条线的并列,只不过都是在同一背景下有着同样的艺术元素和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