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出我天地儿子跳芭蕾舞,父亲苦劝无果

文/船长与船

11岁的男孩比利,戴着拳击手套,一脸茫然的站在体育馆。身体瘦弱的他,本不适合拳击这项运动,但因为家中“大男子主义”盛行,父亲和哥哥都认为该让瘦弱的比利有些男子气概,所以才叫他来学拳击。

可他却不太适合这项运动,不仅在练习的时候经常心不在焉,跟其他学员对抗也总是吃亏的那一方。所谓的锻炼男子气概,在比利看来,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可又因为家里的原因,他不得不去,长久的压抑,让他的内心,几近麻木了。

某天,比利突然看到附近一个舞蹈团,许多姑娘们,正在教师威尔金森夫人的指导下翩翩起舞。明明只是一些基础的舞蹈动作,可有些姑娘们却做得十分笨拙,“我也能做到”。比利这么想着,也就这么去做了。

他径直走到压腿的栏杆前,模仿着姑娘们的动作,身穿拳击服的他,竟比那些身穿舞蹈服的姑娘们做出的动作更标准。他的行为,立刻引起了威尔金森夫人的注意,随后威尔金森递给他一双舞蹈鞋,并提出了许多高难度舞蹈动作,她发现,这个男孩竟都能毫无压力的完成,这简直是一个舞蹈天才。

威尔金森欣喜若狂,趁着比利晚上回家,她开车追上了这个男孩,诚恳的邀请他加入自己的舞蹈团,并告诉比利,他很有天赋,若是能努力练习,以后一定大有可为,比利却皱着眉头,不知该如何是好。

在“崇尚力量”的家庭中,温柔是种错误

让比利苦恼的,正是他家里的情况。比利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父亲和哥哥是附近矿场的矿工,家里还有一个奶奶,奶奶年纪大了,已经不管事,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由父亲和哥哥去主导的。

而由于父亲和哥哥矿工的特殊身份,导致了他们以强壮为荣,以粗狂为美,认为只有充满男子气概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在矿场这个地方工作,这种逻辑似乎并没有错。可社会是复杂的,狂野并不适合每一个地方。

令人痛苦的是,父亲和哥哥竟也把这种狂野的习惯带到了家里,最苦不堪言的,莫过于瘦小的比利。他本来就很瘦弱,承担不起“强壮”二字,更别提父亲和哥哥看中的“男子气概”了。

虽然如此,父亲还是没有放弃比利,尽管家里条件艰苦,但还是花钱让他去学拳击,不为别的,就是想让比利能变得好一些。可是现在呢,比利非但没有去好好学拳击,反而对父亲和哥哥所不齿的芭蕾舞感兴趣,这明显是辜负了家人的好意,比利自己也深受煎熬。

父亲的权威不容动摇,而比利似乎也不该去学芭蕾舞,但他真的太喜欢舞蹈了,也想起了老师那恳切的脸和充满期盼的眼神,终于决定,瞒着全家,那学拳击的钱,去学习舞蹈,他知道这个事情一旦被人知道,自己大概就完了,可是为了梦想,他愿意尝试。

工作出事了,儿子还偷学芭蕾,父亲欲哭无泪

父亲和哥哥所在的矿场出了事情,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要求涨工资,而为了涨工资,所有工人都不去干活了。这种明显反抗的行为,立刻得到了崇尚力量的父亲和哥哥的赞许,他们立刻加入了停工的队伍中。

可这样以来,家里的收入就更少了,为此也必须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尽管如此,父亲还是尽量维持着,还是想让儿子比利去学拳击,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他并不知道儿子偷学芭蕾舞的事情,还以为儿子在拳击场上挥汗如雨。

某日,父亲遇到了拳击场的教练,教练跟他说,比利已经好几个星期没去了。父亲心中生疑,立刻去体育馆,他竟发现,自己心心念念的儿子,居然穿着白色的紧身衣紧身裤,围在一群姑娘身边跳芭蕾。

父亲勃然大怒,一下子把儿子抓回了家里,他怒斥儿子浪费钱,要去学这种女人的东西。天生温柔的比利不知该怎么解释,面对暴怒的父亲,仍然在为自己无力的辩解,可父亲却不管那么多,一下子把比利抓到屋子里,一下子又一下的惩罚他。

对于父亲来说,自己真的是十分崩溃,家里那么困难,也要出钱让儿子学拳击,可没想到儿子居然瞒着自己去学芭蕾舞,在习惯了粗野的父亲眼里,这简直就是一种怪癖,他甚至怀疑,儿子可能是一个娘娘腔,甚至是心里有些疾病,他大骂了儿子一顿,断了儿子学习的钱,让他好好反省。

大儿子暴力成性,小儿子温柔献舞,父亲动摇了

比利被断了学舞蹈的钱,他无可奈何的找到威尔金森老师,本想放弃,却被老师给劝了回来,老师实在是不想放弃这个舞蹈天才,她免费一对一教比利舞蹈,并要他去考位于伦敦的舞蹈学院,如果能考上,一定可以说服家里。

比利照做了,他努力的练习舞蹈,可家里却出了事情。因为父亲“崇尚力量”的教育,比利的哥哥被教育成了一个“维京人”,以粗野和暴力为荣,矿场只是普通的争取权益,可哥哥却要拿锤子砸人,以显示自己的威力。

得知了大儿子的计划,父亲心急如焚,劝他不要那么做,可大儿子根本不听,还嘲讽父亲懦弱,父子俩为此大打出手。经历这么一次,父亲彻底的难过了,他管不了大儿子,就把所有怒火压制在小儿子身上,甚至不许他出门。

某晚的私教课上,威尔金森老师等了许久,比利都没来,她彻底的生气了,直奔比利的家里,本想为比利说清,谁知迎接她的,只有崇尚暴力的偏激言论,父亲还有些节制,哥哥是十分粗狂的跟老师说:“你想把他培养成娘娘腔吗?”老师知道跟这些粗人没什么说的,气得拂袖而去。

看着这混乱的争吵,比利再也忍不住了,他逃出家去,长久以来压抑在心中的恐惧、悲伤、彷徨、愧疚、愤怒,一齐的涌上心头,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发了疯似的在街上、广场、走廊跳舞,似乎只有跳舞,才能让他忘记心中的烦恼。

他正在体育馆忘我的舞蹈,父亲却破门而入,比利害怕了,他看着盛怒的父亲,停下了挥舞的肢体动作,看着父亲愤怒的眼神,他鼓起勇气,决定反抗一次,为自己而舞蹈。他再次挥舞起手臂,一下又一下的跳起来,他要为父亲跳一支舞,为自己跳一支舞,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武力并不是一切。

父亲看着翩翩起舞的儿子,那充满力量的舞姿,坚毅的眼神,他第一次看到了儿子充满阳光的姿态,他震惊了,随后一言不发的离开。

有志者,事竟成

后来,父亲主动找到了威尔金森老师,主动提出要让儿子去伦敦参加舞蹈考试面试,听到这个消息,老师也很感动。可这样以来,家里的钱就不够了,父亲第一次妥协了,他放弃了抵抗,坐上了回到矿场的大巴,沿途,他被曾经的工友唾骂,骂他是软柿子,是懦夫,可这一刻,他为了自己的儿子妥协,而不是为了反抗而反抗,他是真正的勇士。

在父亲的帮助下,比利参加了舞蹈考试,面试的时候,他十分紧张,发挥不是很好,到后面,面试官问比利,为什么要学芭蕾舞,比利诚恳的回答:“跳舞的时候感觉像触电,自然而然的就想去跳了”。比利的回答让面试官们面面相觑,或许正是比利的诚实和对舞蹈的热爱,感动了面试官,最后他通过了。

在潮流中保持清醒,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能力

剧中的比利,在崇尚武力的家庭中,坚持了自己挑芭蕾舞的兴趣,最后终于获得了很好的结果。现实中的我们,在面对各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时,是否又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呢?我想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吧。

未来要做些什么,有些人说这个好,有些人说那个好,你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好的不一定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或许有些人,他们的分量很重,说出的话不易更改,但只要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坚持自己就没有错。

或许有人会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其实人生是一种体验的过程,不管对错,只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努力的去追求吧,因为无论怎么选择,都会有遗憾,那就去做自己最想做的,只有这样,才有一丝丝成功的机会,不然只能是“泯然于众人”。

船长与船原创不易,禁止搬运抄袭,全网皆有同名账号,发现抄袭必究法律责任

#热门影视解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8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