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已经到了“白热化”地步,恨不得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全才,纵观身边的孩子,哪个不是“身兼数学”的,舞蹈、画画、英语、围棋等等,统统“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你有钱任性也就罢了,最糟糕的就是“跟风”,在没有了解孩子真正的兴趣与需求时,就跟风给报了一堆班,以此来表示对孩子的负责。
这种看似负责其实是最不负责的做法就是“花钱买罪受”,孩子学不到东西,家长还跟着瞎忙乎,得不偿失。
一、给孩子报班,家长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任性型。不管孩子能不能学会、有没有什么成就,纯属锻炼
这类家长通常经济收入比较稳定,他们在意的不是结果,而是享受过程,只要一听学这有好处他们就报。但因为学兴趣班真没什么坏处,所以他们就各种报,反正我有钱有闲!
妈妈群有个土豪妈妈就是这样,她说:“只要是对孩子有好处的我就报,让孩子去体验体验,能不能学到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她给孩子报了十多个班,每天忙碌得不行,但她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2、目标明确型。希望孩子拥有一技之长,有个能拿得出手的才艺
这类型的家长通常有比较明确的目标,想让孩子拥有一技之长,他们会去了解孩子的特长及挖掘他们的潜力来达到最终的目标,有着一条路走到黑的决绝。所以他们不随便报班,一旦报了,就会坚持到底。
我一个朋友就是这类人,她只给女儿报了舞蹈,孩子从3岁开始学,到现在已经整整9年了,还在坚持,这期间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比赛,也拿了不少奖,孩子体型很好、很自信,学习成绩也非常不错。
3、盲目型跟风型。不知道孩子报班的好处在哪,大家报我也跟着报
这类家长是最糟糕的,他们的目的没有第一类家长的豁达,也没有第二类家长的清晰,而是因为“某某孩子也报了我也报”,这种爱面子、爱攀比却又盲目跟风的行为是最不可取的。
我有个亲戚就是这样,每次看到身边某位妈妈又给孩子报班了她就坐不住了,没有考虑经济问题与孩子是否愿意,跟着报就是了。回家也从不重视与辅导,最后是:孩子什么也没学会,她又焦虑得不行,经常抱怨孩子不够努力等。
都说“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什么命!”一个孩子今后能不能有个比较理想的人生,真的跟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二、报兴趣班的好处有哪些?
1、促进脑部发育
不管怎样,钱花了就会有收获,特别是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不单单是报班,哪怕多玩游戏对他们的脑部开发也有一定的帮助。比如,舞蹈、跆拳道能够锻炼身体;画画能够锻炼手部肌肉力量、发挥想象力;小主持人能够帮助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胆量等等。如果你不去看重结果,单单过程还是有所收获的,只是这种收获是“隐形”的。
2、学到专业知识
虽然现在培训班的老师专业水平有待考证,但最起码还是比普通人更专业一些,他们多少能给孩子带去一些专业的知识。比如,英语的发音、拼读法;舞蹈的基本功与姿势;钢琴的专业音乐知识等。这些都能给孩子带来一定的知识增量。
3、增加人际关系与沟通
抛开专业知识,上兴趣班还可以锻炼孩子的集体生活与人际关系,帮助他们更懂得如何融入一个集体,如果你不停地给孩子报班,能不能有一番成就先不说,在语言表达与人际沟通上肯定会有收获,因为兴趣班也是一个学前班,多出去跟小朋友一起交流是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开朗。
三、那兴趣班应该怎么选?
虽然有少数父母会只享受过程,但大多数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能够真正学到东西并能够拥有一技之长,所以在选兴趣班时就要下点功夫了,这里,以下几点供家长参考参考。
1、必须得离家近
为什么要离家近?这点我个人认为很重要。
节约时间。我给大宝选兴趣班都是离家最近的,走路大约在10分钟以内。相比朋友每天送娃上课单趟要花半个小时左右的路程,我每天可以节约近40分钟时间,这40分钟你们觉得重要吗?我个人觉得非常重要,这够孩子做好多作业、复习好多课程了。家长比较能坚持。不得不说,让孩子上兴趣班,其实考验的都是家长,一般孩子还小,只要你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更何况学兴趣班也等于在玩,只要家长坚持了,让孩子上多久都没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中途停掉的要么是家长没时间接送,要么是上小学作业太多放弃,要么是大人嫌麻烦,主要还是大人的主观因素居多。所以,想让孩子坚持,首先得方便,一旦方便了才能更坚持,一旦坚持了孩子学习效果才会更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2、结合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
报班一定要结合孩子自身的情况,不要自己觉得什么好就让孩子学什么,这样学起来不旦费劲,孩子也没太大的热情,每次只是应付式的去上课,会大大削弱孩子的主动性。
比如,我家大宝,我想让他学点“动感”一点的,如跳舞、跆拳道、篮球等。每次带他去上体验课,他要么死活不进去,要么就不配合,不愿意跟着动,我软硬兼施、苦口婆心如何劝说,他不就是不。后来我想即便他答应了,他也不是发自内心的,虽然可能会在练习的过程中爱上,但这种概率非常低,所以,我最后还是放弃了,尊重孩子的选择,报了他比较喜欢的英语与画画。
3、选择正规渠道培训机构
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好的老师不仅会带动孩子的热情,让孩子爱上学习,同时专业知识也会更丰富些。很多小培训班都是自己出来单干,专业上虽然没太多问题,但在环境与系统上没有专业机构正规,办班的持续性也相对不稳定等。
比如,我跟一个朋友同时让孩子去学英语,她选择了个人机构,授课老师就是老板,上课地点就在她家,一间10来平方米的卧室,家长随时可以进去陪孩子,几点去上课都行,孩子经常出现迟到早退。后来,这老师怀孕了,没法再上课,孩子只学了一年就不得不再重新换个培训机构,连续性遭到了破坏。
为什么我们会一直强调生活要有仪式感,因为仪式这东西会让人感觉比较权威与严肃,孩子心里也会受环境影响而更加的信任与专注,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4、注重课后练习与互动的
当时大宝去学画画,那个老师上完课从来不布置课后练习,并且经常会帮孩子动手,也很少在群里跟家长互动、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刚开始没有对比,以为所有的都一样。后来,因为大宝的年龄较小,培训机构建议换到另一个小班比较适合,换过去才发现,这个班的老师跟之前的真是天差地别。
首先,这个老师每上完一节课都会布置课后作业,让孩子回家继续巩固练习;其次,你交完作业时,她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告诉你哪里需要改进;最后,经常会举办户外写生,让孩子亲近大自然,观察实物进行作画,整个过程以鼓励、指导为主,没有帮孩子动过一次笔。所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好的老师会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而差的老师会让孩子原地踏步,甚至会丧失信心。所以“花同样的钱,进不一样的步”,这点,家长一样要格外注意。
5、年龄要控制好
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越小学习效果越好,其实这样的观念是错的,这里分享一个实验给大家。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试验,是由一位叫格赛尔的美国心理学家完成的。这个试验叫做“双生子爬梯试验”,研究的是双胞胎在不同的时间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
首先,哥哥在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学习爬楼梯,经过6周艰苦训练,孩子终于能够独立爬楼梯了。然后,他让弟弟在52周时才开始练习,弟弟只用了2周就学会了,比哥哥少掉了整整4周。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任何一项训练或教育内容都针对某个特定的年龄与对象,这当中存在着一个“最佳教育期”,只有当孩子的身体条件准备充分时,他们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他识字、写字,其实这是很不可取的,这种优势在小学三年级后就不存在了,所以奉劝家长们还是悠着点,让孩子多享受几年快乐的童年时光,拒绝“超前教育”!
当然,语言类的启蒙就可以早点,如英语,3周岁后基本就可以开始进行了。其他,如跳舞、画画等其他运动类的,最好等孩子的身体发育成熟了再进行,相信会取得同样的效果。特别是画画,最好5岁以后再报,因为5岁前基本以涂鸦为主,在家就可以进行,等孩子理解能力强点,手臂力量足点再上也不迟。
四、结语
总之,父母希望孩子优秀点没错,但是要建立在相对理性的基础上,针对孩子的持质做出相应的选择,切忌盲目跟风。因为只有清晰的目标与坚定的信念,孩子才有可能学有所成,掌握一门真正的才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