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旋舞,是唐代最为盛行的一种民族舞蹈。据史籍记载,胡旋舞是因西域康国献胡旋女而传入中原的。康国属于“昭武九姓”,原居地在河西走廊南侧的祁连山,后迁徙中亚,所以,胡旋舞很可能是河西地区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融会了中亚乐舞而形成的。
胡旋舞最显著的特点是左旋右转,急速如风。白居易、元稹等都为胡旋舞写过诗篇,如白诗云:“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元诗云:“胡旋之容我能传,蓬断霜根羊角疾,竿戴朱盘火轮炫。骊珠迸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潜鲸暗噏笡波海,回风乱舞当空霰。万过其谁辨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
除此之外,在敦煌莫高窟的经变画中大家还能看到较诗句更为生动形象的关于胡旋舞的图像。
在莫高窟第窟盛唐时期所绘的大幅经变画中,既有动作相对缓慢的双人舞(可看做是胡旋的起始形象),又有特征明显的急速胡旋图。其北壁药师经变图下端,绘有场面辉煌的胡旋舞图——舞伎分成文、武两组,都足踏小圆花毯翩翩起舞。
舞伎头梳武髻,上身穿紧身戎服短装,下身着波浪形下摆的长裙,肩披绕背长巾,背向而舞;一腿后勾,脚掌翻上,踏毯一足的脚跟着力;一手抓巾用力上伸,一手握巾侧垂做“提襟”之姿。仿佛是古典戏剧里武将在急速舞动之后猛地立停准备做“亮相”的动作,透出一股英武之气。
这对舞伎梳多根发辫,戴山形冠,上身半裸,着白色曳地长裙,亦背向而舞;两臂平举,双足着毯,从舞巾的抛洒飞动之势,可以想见她们正在做急速的旋转,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元、白等诗人对胡旋女舞姿的描写,也印证了《新唐书·音乐志》中说“胡旋舞,舞者立球(毯)上,旋转如风”的记载。
另外,这幅胡旋舞图还有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