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新年第一天,夜晚的北京,华灯初上。国家大剧院里,灯光璀璨,掌声雷动。内蒙古艺术剧院出品的原创舞剧《骑兵》以恢宏的气势、激荡人心的艺术表现力在这里震撼亮相。
舞台上,刚劲优美的舞姿,酣畅淋漓地展现着草原人民激扬深厚的家国情怀,跌宕起伏的音乐旋律,深情倾诉着骑兵战士对党、对祖国的无限挚爱……
“这是一部充满英雄主义,充满革命激情,充满人类情感的舞剧。”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赞叹地说。
“能把内蒙古骑兵这样优秀的历史题材成功搬上舞台,体现了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文化投资人仇晔敬佩地说。
“这个剧太棒了!我已经看了两遍了!我哥哥就是这个骑兵部队的,他23岁在四平战役时牺牲了……”满含热泪的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哽咽地说。
“《骑兵》让我了解了内蒙古骑兵的光辉历程,感受到内蒙古骑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建立新中国而做出的英勇无畏牺牲,那种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概让人震撼!”观众们动情地说。
为迎庆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实施的《内蒙古自治区重大主题文艺精品创作工程》“红色百年内蒙古”项目重点扶持剧目的《骑兵》,携着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等一系列殊荣,亮相国家级舞台,让首都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内蒙古舞台艺术的无限魅力。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提升文艺创作组织化能力和水平,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把创作视角集中到对壮阔时代的记录之中,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舞台艺术精品为我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鼓劲加油。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
为提升内蒙古自治区文艺作品质量,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集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文艺创作方向、提升文艺作品质量的重大方针政策。出台《内蒙古自治区重大主题文艺精品创作指导意见》,明确了要紧紧围绕重大时间节点、乌兰牧骑、弘扬蒙古马精神、守望相助理念、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化转化等5大选题方向进行创作;印发《内蒙古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规划(-年)》,促进文艺创作推出更多反映时代主题,具有内蒙古风格、特色、气派的优秀文艺作品;推动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为传承和弘扬乌兰牧骑精神,促进乌兰牧骑事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政策高地……
面对时代机遇,面对担当和使命,广大文艺工作者焕发出火热的创作激情,一批批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作品喷涌而出。民族歌剧《爱在胡杨》填补了我区民族歌剧的空白,使“时代楷模”苏和沙漠植树十余载的感人故事广为传唱;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目录,生动诠释了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扎根生活沃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乌兰牧骑精神;话剧《红手印》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用充满烟火气的舞台表演和最接地气的百姓故事展现了扶贫干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伴随一部部满含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的舞台精品的问世,舞台艺术作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独特作用得到充分彰显。话剧《国家的孩子》取材于草原母亲抚养三千南方孤儿的壮举,描绘了各民族儿女守望相助的动人画卷;话剧《热土》以冀察热辽“鲁艺”在赤峰办学的史实为创作背景,揭示了文艺必须根植热土、情系人民的时代主题;话剧《草原丰碑》、评剧《烽火宁城》、二人台《青山儿女》……一系列红色经典剧目的创排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了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
“舞台艺术创作要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作为‘红色文艺轻骑兵’,必须将乌兰牧骑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源于生活的艺术感动人,我们的舞台不仅在剧场,更在天然的林间草地,在基层的乡村嘎查。”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乌兰牧骑副队长李洪杰说。舞蹈《阿罕拜》的创作就源于乌兰牧骑队员们一次次林间与鄂温克族猎民的互动,舞蹈中猎归丰收的喜悦、围坐篝火欢歌的豪迈被表现得活灵活现。这部作品去年11月亮相首届内蒙古民间舞蹈大赛,一举拿下表演奖金奖和创作奖金奖。
谈及舞剧《骑兵》的创作,总导演、编剧何燕敏坦言,这是心底长久以来积蓄的情感的一次爆发。“我的父亲就是骑兵,我是听着骑兵故事长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骑兵战士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不断地激励着我。”《骑兵》中,战马尕腊将身受重伤的骑兵战士朝鲁背回军营后牺牲等感人情节,都来自于何燕敏父亲讲述的真实故事,何燕敏说:“文艺工作是培根铸魂的工作,身为文艺工作者理应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以经典力作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大力组织策划下,在内蒙古文联团结引领号召下,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生活沃土,紧扣时代脉搏,倾心打造舞台艺术精品,他们从人民中汲取营养,在生活中发掘灵感,成为推动我区舞台艺术繁荣发展的主力军,续写了我区舞台艺术一个又一个辉煌。
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斩获文华大奖,填补了我区在文华奖领域的空白;舞蹈作品《爷爷们》《黑缎子坎肩》先后摘得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舞剧《骑兵》获得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由内蒙古艺术剧院创作的话剧《国家的孩子》,入选第十三届国家“五个一工程”作品奖;文旅深度融合的大型马舞剧《千古马颂》成为内蒙古的文化旅游大IP;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新创京剧《大盛魁》展现出传统戏曲的勃勃生机……一部部形态丰富、题材多样、广接地气,凸显时代性的舞台艺术精品,让内蒙古舞台艺术在祖国的艺术百花园中灼灼争艳。
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人民在哪里,舞台艺术就在哪里。
年,在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建团60周年来临之际,大型舞台杂技剧《鸿雁》开启全国巡演。沈阳、常熟、厦门、海口……16场充满惊险与奇幻的演出让观众沉浸于别具地域特色的内蒙古杂技艺术之中。年内蒙古艺术剧院完成各类演出活动共计场,累计观众达16万人次。为助力复工复产,内蒙古艺术剧院通过组织全区文旅系统年节假日精品演艺、文创和非遗进景区活动,先后在呼和浩特市大召广场、如意广场、恼包村以及昭君博物院举办了场丰富多元的精品文艺演出,用舞台精品为景区引流。
“十三五”期间,全区国有文艺院团通过举办“人民剧场”“草原文艺天天演”“百团千场下基层”“草原音乐周末”“戏剧展演月”等活动,让舞台艺术不再局限于有限场域,累计开展演出6万余场次,观众达余万人。全区乌兰牧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每年深入基层演出多场次,通过“网上乌兰牧骑”开展文艺直播余场次,赢得了群众的欢迎和赞誉。
经典的舞台艺术作品总是满含对时代精神的传扬和赞颂。“十四五”开局起步,内蒙古自治区广大艺术工作者必将永葆初心,砥砺前行,以舞剧《骑兵》为示范引领,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动内蒙古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伟大时代,芳华灼灼,不负人民期待!(记者柴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