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儿舞蹈是玩出来的舞蹈诗中国节

「本文来源:文汇网」

日前,由个孩子呈现的少儿舞蹈诗《中国节》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演,让人在诗歌意境中,感受“中国节日”的人文底蕴。

在年金秋之际,我受邀观看了大型原创少儿舞蹈诗《中国节》,此作品的总编导是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学生艺术团仲盛舞蹈团的团长胡蕴琪。由于作品题材多样、创意奇妙、风格各异、老幼惊喜,胡蕴琪被称为“儿童舞蹈艺术的魔术师”,其创作的多个少儿舞蹈作品荣获国家级或市级的金奖。

我认为,胡蕴琪创作的少儿舞蹈的最大特点是“童趣盎然”。她的每部作品都是“玩”出来的,这部大型原创少儿舞蹈诗《中国节》亦是如此,作品中的儿童以玩的兴趣舞蹈着;在舞蹈中叙述着过中国节的快乐。整部作品不仅体现出创作者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的使命感,并且以富有童趣的舞蹈讲述着中国节的文化故事。这些中国节凝聚着人类大爱的美德思想,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从创作视角来看,《中国节》的结构始终贯串着“玩”。“序”中以玩“风筝”展开,此段舞蹈的创编非常符合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动作稚气,尤其巧妙的是,舞台上的儿童既是放风筝的舞者,亦是舞动的道具风筝。飘舞在台上的风筝不仅是儿童的一种充满生气、希望和快乐的精神象征,而且也是小舞者爱不释手的掌心玩具。这段物我两忘的表演营造出“我追着风筝,钻进云朵的怀里”的情境。舞蹈的创作想象贴切儿童心灵世界的憧憬与审美,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清朝画家吴友如《题画诗》的诗意中:“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在这部舞蹈诗的“尾声”中,创编者又以玩“雪花球”收场,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儿童天真无暇的童心。洁白的雪花在孩子的眼中就是无数滚动的雪花球,就是欢度“普天同庆”的中华传统节日——元宵节吃的汤圆。

这种不仅源于、高于和回归生活,而且充满着童真、童趣和童爱的舞蹈皆在这部舞蹈诗结构的各个篇章中,如“夏”中的“粽子”舞蹈,这段人物合一的拟人化舞,动作简单、童趣满满、寓意深远……既有儿童们过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快乐心情;又有成人包粽、吃粽的岁月回味,以及追忆龙图腾民族的祭祖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舞蹈“捉蟋蟀”形象地表现了在田野与蟋蟀捉迷藏的得失之乐趣,尤其是模拟蟋蟀跳跃的动作既是儿童活泼可爱的象征,又能让观赏者情不自禁地想起诗经的《蟋蟀》诗: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此诗内容让人懂得生活奢俭的掌握,而此生活态度历来被人们赞许且以之为教诚。

简言之,这是一部以“玩”为主线的少儿舞蹈。所谓“玩”,就是当年我在编辑著名海派国画大师陈家泠《艺术是生命的密码》书稿时,与他交流后的共识:艺术是“玩”出来的,但此“玩”不求闻达,只求遵循各门艺术创作的规律而展现出具有创新意识且个性化的艺术作品。

大型原创少儿舞蹈诗《中国节》也是一面好玩的镜子,儿童看到了自己,成人看到了小时候的“我”,世人看到了中国节的文化内涵。该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正如作品简介中所描述的那样:“从孩子的视角,融合传统形态与现代观念,以舞蹈的形式解读具有传统美德的中国节,有意识地向孩子传递民族文化信息。旨在让学生浸润在美育教育的土壤中,汲取中华文化精髓的养分,从而提高中国少年儿童的文化自信。让中国孩子爱上中国节,让世界了解中国节。”

作者:黄惠民(作者系上海音乐出版社特邀舞蹈编审、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宣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