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幼儿品德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协同教育。想要培养孩子完善的品格,家长一定要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真正用心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才能更全面认识自己的孩子,进而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光山县幼儿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幼教中心”)在深入学习领会《纲要》精神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方法,积极开展各类家园共育活动,以此增强家长的科学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家园合作意识,把培养好幼儿、引导好家长,服务好社会作为宗旨,努力将家园共育工作做实、做细、落到实处,家园双方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促进幼儿成长。
家园共育工作开展的前期,幼教中心遇到了不少困难,青年教师较多,对育儿以及家园工作不自信,害怕与家长沟通交流,导致家园双方信任度不高,工作推进慢;家长教育理念陈旧,很多家长还停留在“孩子送去让老师管”的阶段,早上急匆匆将孩子“塞”到教师手里,放学拉着孩子就“跑”,教师连跟家长简单交流都成了难事;有些家长虽然有陪伴孩子的意识,但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陪伴水平不高;家园合作机会少,家长对幼儿园工作认识不足,合作处于被动支持的状态,家园共育“双车道”变成了“单行道”,家园间互动性差。
制订“六定期”家园联系制度
为促进家园沟通,凝聚教育合力,幼教中心制订了“六定期”家园联系制度。
定期开展新教师家园共育能力培训,学习心理学、家庭教育学等知识,掌握完整的家庭教育理论,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请老教师示范引领,提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水平。
定期召开家委会会议,会上幼教中心领导及保教主任将教育理念以及学期的重大活动通报给家委会,并请家委会发表想法和建议,参与到幼教中心决策和管理中。
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家长会)活动,每学期幼教中心举行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参加活动,观看幼儿特色成果展示,参与集体教学、户外自主游戏以及区域活动,观察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家园互相交换意见,达到交流目的。
定期举办家长学校讲座,由幼教中心的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执教,内容包括如何有效陪伴、如何培养幼儿专注力以及幼儿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考虑到留守儿童较多,父母大多不在家,所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从家长需要出发,使每个人的育儿水平得到提高。
定期进行家长意见反馈,采用线上不记名填写的方式,便于及时了解家长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便于改正不足,提高办园水平。
开展多样共育活动
开展“陪伴之星”评比活动。班级增设“表扬墙”,各班将每周最先完成亲子作业的家庭推选为“陪伴之星”,在表扬墙上奖励,通过榜样带动的力量,提高家长完成亲子活动的积极性。
开展亲子同台秀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有小品、舞蹈、朗诵、三句半等。无论是哪种表演形式,在活动过程中家长和幼儿都能感受到亲子间浓浓爱意。亲子同台秀,秀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亲子合作的快乐。
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每周五是“志愿者日”,家长可以通过提前预约的方式,来到幼教中心观察、参与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体验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开展以“我是小达人”为主题的暑期家园共育活动,大、中、小三个级段,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我是自理小达人”“我是家务小达人”“我是自律小达人”为主题开展活动,帮助家长在假期有方法有目的地培养幼儿。
变“让家长做”为“指导家长做”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切入点,细心做实家长工作,树立“发展孩子,成就教师,服务家长”的理念,通过班级的课程活动,引领家长逐步参与到幼教中心课程建设中。用细致的工作感动家长,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坚持利用早晚接待交流、各级家委和家长群、幼儿园